韩红生
医院临床营养部主任,晋城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临床营养网总编,外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危重病患者、肿瘤患者、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对慢性病调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脑卒中又叫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6.1%~62%。营养不良者的预后不佳,不仅功能恢复慢,而且住院时间长、肺部感染几率高、死亡率高。脑卒中后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与原发性疾病、吞咽障碍、精神因素(焦虑、抑郁)、病前营养不良等有关;临床医师忽视及时足量营养补充,是十分重要的医源性因素。
一.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治疗原则(需在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1.危重症患者如有呕吐、消化系统出血者应禁食。如果病情稳定,应在脑卒中发病后24~48小时内早期开始营养支持。推荐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速度从25-50ml/h开始,热量10~25kcal/kg/d,从小剂量、低浓度开始。
2.对昏迷、吞咽障碍,又有并发症者,应及早留置鼻胃管,管径较细的鼻胃管对咽喉部及膈肌刺激较小,可选择肠内营养滴入或肠内营养管少量、多次推入的方式。制剂首选肠内营养制剂,也可用自制匀浆膳。保证每天供给的蛋白质达60~克,热量25~30kcal/kg/d。
3.鼻饲时速度宜慢些,同时抬高头部,防止返流到气管内。
4.每4小时监测胃残留量,残留量大于ml时暂停肠内营养,同时给予促胃动力药物。
5.对有误吸风险的患者,推荐使用空肠喂养,并同时给予胃肠减压。
二.普通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治疗原则
1.营养要均衡,食物以谷类为主,每天-克,要粗细搭配,多样化。豆类每天50克,奶类及其制品每天克。每天10-20克干果。每天应供给新鲜蔬菜克以上,水果克。限制食盐的摄入,每天在6克以内。
2.充足的短蛋白摄入是营养治疗的重点,蛋白质的合成对脑神经元的存活有着重要影响,可以多食用含脂肪少的而含蛋白质高的鱼类、家禽、瘦肉等,每天克-克。必要时补充蛋白粉。
3.应尽量减少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动物油脂及动物的内脏摄入,选用植物油,每天25克,适当增加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植物油的摄入,如橄榄油。
4.已经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压疮风险的患者应该口服营养补充剂。
5.进餐制度应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每天四到六餐餐,晚餐应清淡易消化。
6.经口入量达不到需要量的60%时,应选择肠内营养管饲。肠内营养管饲达不到需要量的60%时,选择管饲加肠外营养。无法管饲时,选择全胃肠外营养。
7.病程较长的脑卒中患者往往合并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需要额外补充。
三.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老来叮咛
吞咽障碍,是指吞咽过程的异常,常发生于老年群体。研究表明,老年人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而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达37%~78%。吞咽障碍的发生加大了患者死亡的风险!而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主要在于吞咽障碍增加了误吸和营养不良的发生。
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可以改善个体的进食状况,从而改善营养,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改进食物。对食物进行适当的调制和加工,将固体食物改成泥状或糊状;或将稀液体内加入增稠剂以增加黏度。
2.选择进食体位。坐位进餐时,躯干挺直,头部稍前屈。对于不能采取坐位的患者,一般取30°仰卧位,颈部前屈,头肩部可以用枕头垫高,尤其是患侧肩部宜垫高。
一口量即最适于吞咽的每次摄食进入口中的食物量。
3.选择进食量。正常人的一口量:液体为1~20ml,果酱或布丁为5~7ml,浓稠泥状食物3~5ml,肉团为2ml。在喂食时,先以少量的稀液体尝试,未发生呛咳再加量。
4.选择食物放在口腔中的位置。最好把食物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脸颊部,从而促进食物在口腔中的保持和运送。
5.吞咽锻炼。让患者将舌头做前伸、后缩、左右、上下、卷舌等,让舌头活动起来。让患者做鼓腮、缩腮、吹口琴、吹口哨、吹气球、微笑、龇牙等,促使唇和两颊活动起来。还可以通过发音,进行咽部和喉部运动训练。
6.冰刺激。可用毛巾包冰块放在患侧的面颊部或颈部按摩,一日三次,一次约10分钟,直至皮肤稍稍发红。也可以用雪糕、冰棒刺激舌体。注意防止冻伤。
7.针灸、改变环境等行为干预也可改善吞咽功能。
白点疯白癜风哪里治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0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