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既往有脑卒中病史,遗留吞咽困难,因反复发生肺炎而入院,隐性误吸可能是罪魁祸首。案例回顾
患者王某,女,62岁,近一年内因反复发生肺炎而入院,经抗感染等治疗可有好转,但是每次回家后不久,都会无诱因再次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肺炎症状。
患者既往体弱多病,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曾因3次患有脑卒中而入院治疗,遗留左侧肢体偏身障碍及轻度吞咽困难,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体温36.9℃,脉搏80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86mmHg,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痰鸣音及湿性啰音,心率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肠鸣音正常,左侧肢体肌力3级,洼田饮水试验4级。胸片显示双侧支气管肺炎,并且影像学符合吸入性肺炎的特点。
案例分析
根据患者此次的临床表现、查体、血常规和胸片显示,可以明确肺炎的诊断。那么此患者,无诱因反复出现肺炎的原因是什么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衰、糖尿病、营养不良、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均是肺炎的危险因素,而此案例中的患者,这些因素都可以排除。
然后,我们就想到了导致肺炎的另一重要原因——口咽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再根据患者既往有脑卒中病史,遗留吞咽困难,及胸片影像学特点,可以明确此患者是误吸造成的吸入性肺炎。
知识链接
1.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是指吸入来自鼻咽部分泌物或胃内反流的强酸,固体食物等引起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在临床上较常见,尤其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更高。
有研究表明,包括隐性误吸在内,正常老年人在睡眠中可能有45%的人发生误吸,因误吸而导致的肺炎病死率占全部肺炎病死率的1/3。那么,什么是误吸呢?
2.误吸
误吸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有数量不一的食物、口腔、咽部物质如分泌物、细菌、有毒物质或胃食管反流物等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
误吸分为显性误吸和隐性误吸两类。误吸发生后即刻出现刺激性呛咳、气急、发绀、窒息等为显性误吸。没有出现症状,开始时有的病人仅表现为精神萎靡、神志淡漠、反应迟钝;长期可导致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间质纤维化等为隐性误吸。
隐性误吸既可发生于呼吸道疾病、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也可发生于正常人,隐性误吸患者无明显伴随症状,但其发生率可达误吸的90%左右,并且隐性误吸引起的肺炎风险更高。
此案例中的患者,并没有出现显性误吸的症状,很明显是隐性误吸造成的反复肺部感染。
3.吸入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吸入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四点:
(1)有基础疾病:如脑血管病,各种原因所致的意识障碍等。
(2)临床表现:食物在口腔滞留咀嚼时间过长,吞咽前、中、后发生咳嗽、窒息,餐后口腔残留食物等吞咽功能障碍表现;以及肺部炎症症状或体征阳性。
(3)影像学提示肺部炎症。
(4)痰培养阳性。
4.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1)因以隐性吸入者居多,故老年人起病隐匿,病初不易引起家属及医护人员注意,容易延误治疗。
(2)绝大多数老年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病,以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居多。
(3)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多数患者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意识模糊、嗜睡等,部分患者表现为畏寒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4)肺部听诊大多可闻及干湿性哕音。
(5)多数老年患者有血象的异常,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的升高,部分患者白细胞数量可正常,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可见,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血象改变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6)肺部影像学检查多表现为新发或进展性的斑片状模糊影,吸入性肺炎主要以两下肺肺炎改变为主。
(7)混合感染率高,痰培养结果常示2种或2种以上致病菌生长,以革兰氏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最多。
5.如何区分吸入性肺炎和其他类型的肺炎?
老年吸入性肺炎容易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混淆,极易造成误诊。下面介绍一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1)以发热、咳痰、胸痛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2)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通常升高。
(3)肺部影像学可表现为上肺、全肺肺炎改变。
6.引起隐性误吸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年龄≥70岁:高龄患者机体反射功能、吞咽功能、胃肠道功能等诸多功能均呈现明显下降,且多数高龄患者常合并存在多种内科疾病,易引起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进而易导致隐性误吸的发生。
(2)双侧脑梗死:脑梗死部位为单侧大脑半球患者病情较轻,而脑梗死为多发性损伤或脑干、小脑等其他部位梗死患者病情较重,因此吞咽障碍更严重,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消失,导致口腔和鼻腔内大量分泌物无法咽下,更易发生隐性误吸。
(3)吸烟史:有吸烟史患者吸入的烟内毒性物质常附着于呼吸道,引起患者呼吸道纤毛功能受损、下降,进而易引起呼吸道附着诸多分泌物,易引起隐性误吸的发生。
(4)合并支气管炎的患者:脑梗死患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时,气道存在内分泌物,从而导致隐性误吸。
(5)义齿:若患者佩戴有义齿,受到脑梗死临床症状影响,舌运动和咽蠕动均会减弱,因此会导致义齿脱落从而引起隐性误吸。
(6)自主进食:在患者自主进食过程中,因喉结构上抬异常,环咽肌打开不全等吞咽异常,引起呛咳,导致隐性误吸。
7.怎样预防隐性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1)对于老年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食管胃反流者,要保持口腔卫生,并及时放置胃管鼻饲饮食,防止误吸,并加强对胃管的管理,改进鼻饲方式和改变体位,进食时,患者宜采用半坐卧位或坐位,半卧位时,头颈前屈,躯干角度在30°以上,减慢鼻饲速度及每次进食量,选择最适合个体患者的鼻饲方式。
(2)患者的饮食要粘性适当、不易松散,首选糊状食物,避免干硬和汤等食物的食用,且进食时不要说话,保持平和的心态,以避免呛咳等造成隐性误吸。
(3)注意口鼻部的清洁和护理,患者每日进餐后进行口腔护理,减少口腔内细菌的产生。口腔卫生可以减少细菌负荷和抗混合感染治疗,从而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4)做好入院评估:①患者入院后,我们要了解患者是否有误吸或隐性误吸的病史,尤其是患者是否经常有肺炎的发生。②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吞咽困难,如果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发烧等症状,尤其要考虑患者是否有误吸或隐性误吸的发生。
(5)当发现患者存在高危因素后,护理人员要加倍细心,仔细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相关护理知识,多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进食情况,避免出现隐性误吸。
小结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多表现为隐性吸入,可以在睡眠中发生,不易被发现,而待发现时病情常较重,且具备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常反复发生吸入性肺炎。医务人员正确、及时地识别隐性误吸的危险因素,发现易感人群,对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和防止复发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何秀娴.老年脑梗死患者隐性误吸高危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16(6):40-41.
[2]李冰,胡日光,姜艳艳等.脑梗死患者隐性误吸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16(3):91-93.
作者简介文章作者:魏素芹杜巧云作者单位:医院
本文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5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