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中国神经时讯」可快速
脑卒中后营养不良的原因很多,主要与原发性疾病有关,四至六成的脑卒中患者可出现吞咽障碍。尽管大多数(60%)患者可在1个月内恢复吞咽功能,但不少患者在1年后仍有吞咽障碍。其他原因包括精神因素(焦虑、抑郁)、病前即存在营养不良等;临床医师忽视及时的足量营养补充,是十分重要的医源性因素。当然,并非所有的脑卒中患者都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风险评估
国际多中心FOOD研究显示,对于吞咽正常的脑卒中患者无须添加额外的能量补充,早期管饲即可改善其预后。因此,美国卒中学会、欧洲卒中组织和我国均发布相关指南及共识,推荐脑卒中患者接受营养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营养支持方案。常用营养风险评估包括主观全面评定法(SGA)、简易营养评价法(MNA)、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和营养风险筛查(NRS)等。研究发现,NRS评分≥3分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后,临床预后可改善。
营养支持策略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既要避免营养不足,又要避免营养过量。通常轻症非卧床、轻症卧床、重症患者的每日热量需求分别为25~35kcal/kg、20~25kcal/kg和20~25kcal/kg。影响脑卒中患者能量需求的因素包括年龄、感染、体重、脑卒中严重程度、合并用药等。
肠内和肠外营养是可供选择的营养支持途径。研究证实,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减少并发症并改善患者预后。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应接受肠外营养;如果肠内营养支持不能满足能量需求,可采用肠内、肠外联合方式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应在脑卒中发病后24~48小时内早期开始营养支持治疗,并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并发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选择营养制剂配方,如整蛋白配方、短肽型或氨基酸配方、糖尿病适用型及高蛋白配方等。对某些患者可选择特殊配方,例如补充精氨酸、谷氨酰胺和核酸等。
为达到营养支持的目的,应提高营养支持效率,避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在营养支持的同时应加强监测,并根据具体情况对营养方案进行调整。
中国神经时讯整理编辑医学网
(本儿童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4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