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手综合征作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缠绵难愈,极大地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的锻炼及康复进程,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患者肢体功能残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01
定义
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常见于中枢性上运动神经瘫痪患者,尤以脑卒中后更为常见,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发生在发病后1~3个月,发生率为12.5%~70%。
02
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水肿、肩手疼痛、肩关节脱位及关节活动受限等。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患者肩、手和指的永久性畸形,最终导致患手运动功能永远丧失。
临床将肩手综合征分为三期:
Ⅰ期表现为手部肿胀、色泽改变,肩、手部有疼痛性运动障碍;
Ⅱ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色泽改变部分减轻或完全消失,开始出现肌肉萎缩;
Ⅲ期表现为手、肩部呈营养不良性改变,肌肉萎缩明显,关节活动受限、挛缩。
03
护理
1
心理支持及护理:
脑卒中病人起病突然,病情重,肢体瘫痪后不能接受,病人常常会出现焦虑、失落、无助甚至绝望、拒绝治疗、不配合等心理问题和行为,医护人员和家属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温和的语言稳定病人情绪。责任护士耐心进行疾病知识宣教,使病人了解目前病情及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帮助病人认识到不配合治疗和护理,不但会使自身病情加重,而且整个家庭的生活和经济负担也会不堪重负,消除病人负性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请治疗效果好的病友现身说法,消除心理顾虑及抗拒心理,取得配合。
2
良肢位摆放:
病人必须保持正确的姿势,预防肩手综合征尤其要注意瘫痪侧上肢的正确位置,非常重要。
立位:注意保护患侧肩关节,防止牵拉,正确使用护肩带。
坐位:不能使患侧上肢垂吊,应保持病人胸前有支撑物,把患侧上肢放在轮椅隔板或前面的桌子上,这样可使上肢舒适,并防止腕关节屈曲,预防水肿发生。
仰卧位:头部尽量偏向患侧,患肩下面垫一软枕,使患侧肩关节抬高、向前,与健侧肩关节处于同一水平。患侧肘腕自然伸直,掌心向上,手指分开。
患侧卧位:将患侧上肢前伸,避免肩关节受压和后缩,与仰卧位相同,使掌心向上,手指分开。
健侧卧位:健侧肢体采取舒适位,胸前放一软枕,将患侧上肢完全置于软枕上,手心向下,手指伸展。
3
转移病人时采用正确方法:
从床到轮椅的正确转移方法:轮椅放在健侧,病人双手交叉放在护士双肩上,护士双手通过病人腋下放在肩胛骨部位,双脚顶住病人膝部和足部,充分向前牵拉躯干,使病人站起,再与病人身体重力相抵抗,旋转病人躯干,让其坐下。返回病房,方法同上。转移时,一定要注意使病人肩部充分向前。
4
被动活动:
对病人进行患侧肩关节的被动运动,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协助病人取仰卧位,从扩大患侧腕关节活动范围开始,手及指的被动活动动作轻柔,小范围活动,再做肩关节前伸、内收和外展运动,同时拍打患肢伸肌。
5
教会病人自我锻炼:
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尽早进行。鼓励病人主动运动患侧上肢。如患肢肌力小于3级,用健侧肢体协助患肢进行肩及手的活动。平卧位时,用健侧手将患侧上肢上举过头,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预防水肿;坐位时,在患侧上肢垫一软枕,保持舒适,用健侧手拇指、食指从患侧手指远端向近端挤压,挤压至近端时停留20s,每个患侧手指重复同样的动作5次,每天5-6次;责任护士督促病人每日进行训练,每次训练完毕,将患侧肢体置于功能位。
6
避免患肢输液:
由于患肢活动障碍,穿刺成功后易于固定,液体外渗的机会减少,而且使用患手输液不影响健侧肢体的正常活动,因此家属及病人经常要求在患侧上肢输液。但选择在患肢输液,会诱发和加重患肢水肿,是发生肩手综合征的原因之一,且长时间输液制动,不利于患侧肢体进行功能训练。
7
防止患侧手外伤:
病人偏瘫后跌倒/坠床的几率增加,容易发生外伤,加之患侧感觉障碍,使用热水袋或接触温度高的物品容易发生烫伤。护士加强病人的安全宣教,做好病人安全管理,防止出现患侧手的任何外伤。
本文为“引领脑卒中康复护理”北京皮肤白癜风兰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hl/1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