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疗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分析
作者:闫兴利
工作单位:安徽省医院
前言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等特点,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得到了一定控制,但幸存患者中60-80%遗留一定的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22-65%患者存在吞咽困难,同时伴有失语症、构音障碍、认知障碍等,表现为无法进食,或伴有食物误吸,引起营养不良、气道阻塞、支气管痉挛、吸入性肺炎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吞咽困难患者采取积极的评估、治疗和康复措施,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收集了40例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冰疗的临床效果,情况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年4月-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均符合入组标准:
采用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显示存在吞咽困难;
意识清楚、病情稳定、神志清楚,认知、听力功能正常;
排除严重感染、吞咽器官器质性病变、重要脏器严重不全、精神意识障碍者;家属签字同意。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6-70岁,平均年龄(62.82±3.40)岁;病程6-14d,平均病程(10.82±1.01)d。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2.81±3.39)岁;病程5-14d,平均病程(10.81±1.02)d。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均衡性较高。
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指导患者每日进行空吞咽、面颊、唇等肌群训练、促进舌运动、颈部肌肉活动度训练、咳嗽及呼吸训练等。
(2)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冰疗。协助患者选择坐位或半坐位,嘱咐其张嘴,以前腭弓为中心,包括后腭弓、腭弓、软腭、牙齿咬合面和内外面、两侧面峡部、咽后壁、整个舌面等,采用冰棉棒触及,大范围、长时间的涂擦刺激,缓慢移动棉棒前端,左右交替,在涂擦时进行手法按摩,每次30min,每日2次。在空腹或餐后2h进行,减少呕吐的发生,以半个月为1个疗程。同时在颈部,采用冰棉棒自上而下涂擦按摩唾液腺,每日2次,每次10min,麻醉一侧实施,直到皮肤发红。在患者发生呛咳时,协助患者弯腰,身体前倾,通过咳嗽清洁气道,或连续拍击肩胛骨,促进残渣咳出。
3
洼田饮水试验吞咽评价标准
患者端坐,饮入30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
Ⅰ级:能一次顺利咽下;
Ⅱ级:分2次咽下,无呛咳;
Ⅲ级:可1次咽下,有呛咳;
Ⅳ级:咽下次数≥2次,有呛咳;
Ⅴ级:频频呛咳,无法吞咽。
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吞咽困难等症状全部消失,饮水试验评级为Ⅰ级;
好转:吞咽困难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级为Ⅱ级;
无效:吞咽症状无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级≥Ⅲ级。
将显效、好转纳入总治疗有效率中。
5
观察指标
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估患者治疗情况,SSA评分越低,表明吞咽功能越好;SWAL-QOL评分越高,表明吞咽状况越好,生活质量越高。
6
统计与分析
记录40例患者研究所得数据,采用版本为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研究出现的SSA、SWAL-QOL评分等计量数据,采用(±s)形式表示,接受t检验;研究出现的治疗有效率等计数数据,通过(n%)形式描述,接受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7
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上升(P0.05),见表1:
8
SSA和SWAL-QO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SA和SWAL-QO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SSA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9
讨论
吞咽是一种放射性运动,由口腔、咽、喉、食管功能协调控制,主要分为口腔期、咽期、食管期。脑卒中发生后,双侧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皮层下结构损伤引起假性球麻痹,导致咽部感觉、咽反射“存在或亢进”,多数患者在急性期表现为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及时有效地处理,有利于改善咽喉局部血流和脑部血流,促进麻痹受损神经复苏,为吞咽反射弧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麻痹的神经细胞无法复苏,久而久之导致咽喉肌萎缩,难以建立吞咽反射弧,加上部分糖尿病、吸烟、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也可能造成咽反射持续减弱或消失,临床疗效较差。
中枢神经结构、功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重组能力,对脑血管疾病后吞咽困难进行早期干预和处理,有利于建立侧支循环,使受损脑组织重组或代偿,使其充分发挥出“可塑性”,阻碍咽部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我院针对吞咽困难的患者采用冰刺激治疗,主要对软腭、舌体、咽喉壁、口腔内黏膜进行寒冷刺激,引起局部肌肉粘膜主动收缩,利用肌肉遇冷收缩的原理,增强软腭及咽部的敏感性,使咽部反射,增加对大脑皮层的刺激,重建吞咽功能通路。冰刺激治疗可提高摄食-吞咽注意力,减少误吸,降低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0.00%,较对照组70.00%明显提高(P0.05),表明冰刺激治疗吞咽困难疗效确切,有利于缓解吞咽障碍,减轻患者的痛苦。观察组患者SSA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通过冰刺激治疗,可增强吞咽感觉冲动传入,增加吞咽反射区域的敏感性,强化吞咽反射,促进吞咽功能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冰刺激治疗吞咽困难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吞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冰刺激治疗操作简单,痛苦小,患者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0
参考文献
编辑:胡立云
指导老师:徐睿
中国康复之家
一起分享康复的点滴
编辑:胡立云
赞赏
长按白癜风怎麽治白癜风专家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jc/1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