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529/9004454.html
《健康防线》
节目内容
科室简介
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简介
1、什么是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一个医学专科。卫生部将康复医学科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学科并列为临床一级学科。
2、科室概况
盘锦医院康复科,现位于新工院区(医院),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技术先进、设备齐全、治疗规范的现代化康复中心。科室现为锦州医科大学临床教学科室、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习培训基地、辽宁省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单位。
科室业务用房面积平方米,拥有床位60张。现有医务人员37人,其中康复医生7人,康复治疗师21人,康复护士9人。科室采用国际先进的康复治疗模式,由康复医师、治疗师、康复护士共同组成康复治疗团队,对每位病人施行全面系统的康复评定与治疗,在为临床各科室患者提供早期康复介入的同时,开展规范的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疾病的康复治疗,从整体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团队多次获得“盘锦市优秀医生团队”、“医德医风先进科室”、“辽河油田公司先进女职工集体”、“宝石花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现开展的康复项目包括:急慢性脑血管病、重症颅脑损伤、脊髓损伤等引起的偏瘫、截瘫、二便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和吞咽障碍等康复;运动损伤、骨折术后、韧带重建术后、关节置换术后、半月板修复术后及骨关节病后康复等。
科室配备国内外先进的康复评定、治疗设备,包括悬吊及运动康复工作站、平衡测试训练系统、数字化跑台、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振动训练系统、医用踏车、4E康复工作站、语言评估训练系统、主被动训练系统、蜡疗机、神经和肌肉电刺激治疗仪、空气肢体压力治疗仪等。
康复科联系—,,
脑卒中康复的认识
不那么简单——脑卒中康复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状态的脑卒中患者,看到他们偏瘫而不能行走、不能言语不能进食、喝水呛咳等,严重影响到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成为了家庭的负担。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大医院治疗后,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后,患者及家属就默认接受了这种状态,出院后从此不再医治,患者因此也变成了家中那位需要照顾的小孩,尤其是对那些年轻有为的卒中患者,众人提及,总是摇头惋惜和惆怅。
脑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脑卒中中老年人多发,但是近年来由于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差,高脂、高糖、外卖饮食生活、熬夜、生活压力的增高等原因,导致年轻人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其实,脑卒中患者的大脑功能并没有“废掉”,及时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能唤醒脑细胞的潜力,发挥代偿作用,促进潜在功能得到恢复。
若没有进行康复,不仅会造成深静脉血栓、关节挛缩、骨质疏松、废用性肌肉萎缩、体能逐渐下降、消化不良等,更重要的是错失功能恢复的最好时机,使肢体功能处于永远的废用状态,甚至危及生命。像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卧床0—7天,发病率15%,卧床2周—12周,发病率79%-94%,如果栓子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死亡率可达9-50%。
早期下床、康复是预防DVT的有效方法
1、康复的根本目的: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的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我们利用一切有效的措施,预防脑血管病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废用性肌无力、肌萎缩,关节挛缩,废用性骨质疏松、下肢深静脉血栓、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压疮等),改善受损的功能(如运动、感觉、语言吞咽、认知和心理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脑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生理基础:
脑具有可塑性,能进行功能重组,潜伏通路和突触启用、病灶周围组织代偿、对侧半球代偿、由功能不同的系统代偿等。
功能训练是利用脑可塑性促进功能重组的最佳方法,突触的效率取决于使用频率,运用越多,效率越高;要求脑组织承担新的、不熟悉的功能,没有反复多次训练不可能完成。
3、康复时机:
只要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就可以介入康复治疗。有些患者认为,要等病好得差不多了再考虑康复治疗。事实上,这样会错过康复的最佳治疗时期,造成终身遗憾。一般脑梗死患者病后1—2天,脑出血患者病后10天左右。康复的黄金时间是发病后3个月以内,发病后6个月—1年都是有效期,病程1年以上,仍可从康复中受益。康复终身受益。
4、康复评定:无评定不治疗。
康复治疗前,我们要先进行规范的康复评定。评定不同于诊断,远比诊断细致而详尽。我们康复医学的对象是有功能障碍者,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重建或代偿其功能,因此,康复评定的重点是客观地、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我们根据评定结果,制定或修改治疗计划,并对康复治疗效果和预后做出客观的评价。
5、康复治疗手段都有哪些?
⑴物理疗法(PT):通过功能训练、物理因子和手法治疗的手段,重点改善肢体功能。包括肢体的主、被动活动,体位转变,平衡训练,行走训练等。
⑵作业疗法(OT):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制定个体化的作业活动,重点改善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包括上肢的主、被动活动,手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⑶言语治疗(ST):重点改善交流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和吞咽功能。交流障碍及其相关的认知损害存在于高达40%的卒中后患者,其中最常见的交流障碍是失语和构音障碍。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发生率为22%~65%,常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生理方面,吞咽功能减退可造成误吸、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塞窒息以及脱水、营养不良,。吞咽障碍的治疗与管理最终目的是使患者能够安全、充分、独立地摄取足够的营养及水分
⑷康复护理:主要预防各种并发症和健康教育,包括床上良肢位,肺部护理,预防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等。
⑸文体治疗:借助文娱活动(如唱歌、跳舞、书法、绘画等),调节精神心理活动,改善躯体功能。
⑹中国传统医学治疗:借助中药、针灸、中医手法、传统康复锻炼方法(如太极拳等),达到改善功能的目的。
⑺心理咨询(PsC):通过心理疏导和宣泄,调节心理状态,改善心理功能。
还有康复工程等等。
6、脑卒中患者心理阶段
脑卒中患者常经历五个心理阶段,包括震惊期、否定期、抑郁或焦虑期、反对独立期、适应期。
掌握患者心理变化规律,就是掌握了心理治疗的主动权,得以恰当进行心理治疗。找出患者主要问题之所在,切记要顺应患者心理变化规律,知道患者目前所处阶段,从而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
⑴震惊期医疗上的抢救是主要的,但若能及时地给予心理护理,给予温暖和鼓励,对患者健康恢复可起积极作用,也为以后的康复治疗打下基础。
⑵否定期是患者为避免心理上的过大打击而采取的自卫机制,有积极的保护作用。此时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不宜将不良预后过早告之患者,不要打破他们的梦。在分析病情时,应重点给患者讲有利的一面,鼓励其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对今后的前途不做过多设想,而将不利的病情仅告之家属,避免引起患者情绪波动。另外,患者看到周围与自己类似病情的预后,逐渐认识和领悟自己可能成为残疾而结束否定阶段。
⑶抑郁或焦虑反应期当患者真正认识到自己残疾,情绪极度低落时,往往会影响康复治疗的进行。此期医护人员及家属都要倍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jc/1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