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亲爱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
清华大学联合清华大学医院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正在开展一项面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试验(闭环功能性脊髓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试验)。
项目计划招募脑卒中后步行困难的患者,利用脊髓电刺激的微创干预结合定制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下肢运动及步行功能。
01
什么是卒中后行走障碍?
中国是世界上脑卒中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有数据显示,中国的脑卒中患病率与高收入国家相比相对较低,但中国的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全世界最高的,约每隔10秒就有一人发病。
我国现有多万脑卒中幸存者,其中40%为中度及以上残疾。脑卒中患者往往遗留很多后遗症,如肢体无力、痉挛,共济失调、感觉丧失、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以及语言、认知和精神障碍。尽管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经过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恢复部分行走能力,但往往不能达到安全、长距离地行走,比如在居住环境中散步。
据统计约有44%的65岁以下卒中患者无法回归工作,大部分是因为行走困难。因此步行能力的恢复是卒中康复的待解决重大难题之一。
02
脊髓电刺激如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行走障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脊髓电刺激可以帮助神经损伤患者重建运动功能,对神经环路的重塑也有一定作用。临床医生在临床实践也发现,脊髓电刺激可以促进脊髓损伤或者帕金森病患者的行走能力及平衡能力的康复。
本试验将联合清华大学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清华大学医院神经外科,清华大学医院康复医学科,依据运动捕捉、肌电信号等生理信号的反馈,利用脊髓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来促进脑卒中后遗症期下肢运动障碍患者的功能恢复。
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方案将根据患者功能情况进行个体化定制。除常规康复内容,还可能包括减重步行训练、肌电生物反馈、脑机接口训练、外骨骼机器人训练及无创神经调控技术等。因此参与研究的患者需要按照治疗流程按时进行刺激参数的调整,康复训练以及运动、神经功能评估。
脑机接口训练
机器人训练
减重跑台训练
03
脊髓电刺激疗法?
脊髓电刺激是一项成熟的微创技术,最早年开始应用于临床,现全球每年植入约8万例。疗法采取微创手段,在椎管内精准放置微电极,定向刺激脊髓神经,通过调控神经功能来改善症状。
本研究所采用的脊髓电刺激器由清华大学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自主研发,于-年完成了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了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医院神经外科作为分中心参与了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如何加入临床试验
本项研究已经获得清华大学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本项研究预计入组10例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的受试者。
01
顺利入组的受试者享有的权利:
①免费提供脊髓电刺激系统及电极套件;
②免费进行手术前8周、手术后6个月的下肢运动相关康复治疗;
③免费进行术前血常规、肝功能、血糖、肾功能、免疫八项、X片检查以及康复评估费用;
④术后复诊提供一定补贴。
02
报名条件:
①年龄18~60岁;
②脑卒中发病后12个月;
③卒中病灶位于单侧大脑半球;
④患侧下肢可以勉强抵抗重力或更差;
⑤需要使用双拐或1位陪护持续的支持才可以行走;
⑥无明显的关节挛缩或肌肉萎缩;
⑦无辅助时无法独自站立,可以借助拐杖或助步器站立;
⑧稳定健康的生理状况,确保可以完成整个研究周期,包括至少6个月的康复训练。
03
报名方式:
如果您符合条件,可以通过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jc/15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