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危害严重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疾病谱发生了显著变化,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因素。年世界银行对中国慢病流行情况的分析报告指出,我国一半的慢病负担发生在65岁以下人群,其中脑卒中对中国人个体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危害最大;如不改变当前慢性病防控的不力状况,到年,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的慢性病患者还会增加2-3倍。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明显,如果一大批中年人由于脑卒中而早死或残疾的话,将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为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对脑卒中等重大慢性病实施综合防控战略。
脑卒中可防可控,防控效果显著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脑卒中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其危险因素明确,筛查简便易行,防控手段确切,防控效果显著。过去四十年间,发达国家的脑卒中发病率下降了42%,而发展中国家上升了%。
针对主要致病因素是生活习惯与行为的慢性病,原卫生部从年试点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工程组织全国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联合开展脑卒中防治工作,建立了由31个省市区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疾控机构、医院及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参加的国家一级脑卒中防治工作网络体系。通过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人群中普及健康知识,早期发现脑卒中高危对象并开展个体化综合干预;医院和协作医疗机构加强院前急救和急诊绿色通道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开展多学科联合,持续推广溶栓、取栓等规范化血管内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术)、早期康复等脑卒中救治适宜技术。几年来,工作开展地区人群的脑卒中知晓率、治疗率有了明显提升,脑卒中的发病率增长速度得到了明显控制。
风险评估及早筛查是防治关键
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对于高风险人群进行及早筛查是防治脑卒中的关键。
颈动脉狭窄、栓塞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但是大家普遍缺乏颈动脉筛查的意识。为此卫生部办公厅出台了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试行)》的通知。在颈动脉狭窄解除后,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或恢复。
具有以下危险因素中的2~3项以上,建议接受脑卒中筛查。
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
高血压或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物
高胆固醇血症或者正在服用降血脂药物
糖尿病
心房纤维性颤动或有其它的心脏疾病
呼吸睡眠暂停
直系亲属中有过卒中或心脏病史(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儿女)
吸烟
大量饮酒
缺乏体育运动,每周不能坚持做3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
膳食中含饱和脂肪酸或油脂过多
肥胖
年龄超过50岁
男性
牙龈经常出血、肿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
缺血性眼病史
突发性耳聋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
检查内容
评估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走行是否正常,管腔有无扩张、狭窄、扭曲和受压。
评估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导致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如有无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评估及动脉狭窄程度的分级。
评估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支架的位置、扩张程度、残余狭窄及治疗后相关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信息。
超声引导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术后动脉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随访评估。
评价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评价颈部血管的先天性发育不良。
适应症
正常人群或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筛查;
对实施颈部动脉、脑血管病变手术或介入治疗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对不能接受脑血管造影(DSA)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常规筛查
目的
通过检测深度、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血流音频评估脑血管功能及病变;通过血流方向的变化判断颅内外动脉侧支循环的开放。
适应症
动脉狭窄和闭塞、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畸形、颅内压增高、脑死亡、脑血流微栓子监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监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监测。
高分辨磁共振颈动脉MR管壁影像筛查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是目前临床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最佳无创影像学手段,应用该方法可以准确定性和定量评估颈动脉斑块的形态和成分等易损特征,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诊断依据。(引自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颈动脉磁共振管壁成像质量控制规范》)
目的
通过颈动脉斑块磁共振成像,评估斑块造成的管腔狭窄程度、斑块负荷(最大管壁厚度、标准化管壁指数NWI等)、斑块内有无出血、有无大脂质核以及纤维帽状态(薄或破裂)等。
适应症
对于症状性中-重度狭窄或无症状的重度颈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患者,进行MR管壁成像分析易损斑块特征(如斑块溃疡或出血),可能有利于选择合适的血管再通治疗方法,从而降低手术风险,改善预后。
由于无症状中度狭窄的颈动脉病变有30%左右的几率存在易损斑块,因此推荐行MR管壁成像检查。
对于症状性或无症状性低狭窄率(狭窄程度<50%)的颈动脉AS病变,易损斑块发生率约20%,因此如超声检查管壁厚度>2.5mm建议进一步行MR管壁成像检查以排除易损斑块的可能性。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和医学专家共识,用于科普,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北京清影华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以转化医学影像科研成果为宗旨,秉承以高级医学解决方案服务于临床医生,精准影像诊断方法服务于患者的理念,推出了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解决方案。
目前,清影医院客户,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覆盖全国20余个省份。并与磁共振主要生产厂家飞利浦、西门子、GE、联影及国内医疗云平台、第三方影像中心等机构开展广泛合作。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jc/1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