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边缘性自杀,是以寻求快乐或减少肉体痛苦为目的,但是造成了死亡后果的行为;它同准自杀有明显的差异。边缘性自杀有两大类:变相自杀和慢性自杀。变相自杀,如安乐死;慢性自杀,有吸烟、吸毒、酗酒、性乱以及糖尿病人不注意控制饮食……
前面已经讨论过安乐死、吸烟,这里来讨论一下酗酒。
1.
酒,作为一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若不信,你就翻翻历史,数数留下多少有关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的佳(鬼)话;可以说,酒文化的影响,要比茶文化和咖啡文化深远得多。
有意思的是,酒对健康的损害,大家不是不知道,但是言者谆谆,听者杳杳。即便他们,尤其是那些嗜酒者和酗酒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窘境,比如说,酒后失言或失态、头痛恶心、致病……劝戒酒的好话如水过鸭背。
可能有人想到了陶渊明——这位酗酒的诗人——后代患的是胎儿酒精综合征。
酒,之所以受欢迎,除了交往的需要,还因为它被一些人,比如诗人,着力渲染,把「酒量」跟「英雄」「豪气」「潇洒」之类的好词勾连在一起。这像什么?这就像恐怖分子把「自杀式袭击」同「爱国」扯上了关系一样。
要我说,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能想明白,这些都不想干。想干的是,酒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特别是,肝硬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猝死或脑卒中的重要因素。
2.
酗酒除慢性自杀外,还是杀人的急性发作。这表现在好些个方面。
比如说,因酗酒引发交通、火灾等事故,造成他人伤亡;因酗酒发(装)疯,袭击他人,造成死伤;因酗酒强奸他人,被害者羞愤自杀;因酗酒虐待妻儿,被害者愤而自杀……
有报导指出,酒精中毒可引起人格障碍,酗酒者中,52%的人有反社会人格。Schokit曾提出如下假设:(1)酒精滥用是反社会行为症状之一;(2)酒精滥用导致社会病态;(3)酒精滥用与反社会行为二者互为因果。
有的学者还提出「嗜酒前人格」这一概念,作为二者的致病因素。
Taylor的报导(Taylor报导,美国的抢劫者72%同饮酒有关,强奸者50%同饮酒有关,被强奸者31%同饮酒有关,袭击者72%同饮酒有关,被袭击者79%同饮酒有关,杀人者86%同饮酒有关,被杀者60%同饮酒有关,狱中闹事者83%同饮酒有关,虐待妻子52%同饮酒有关,虐待儿童65%同饮酒有关。)证实酗酒与犯罪和暴力行为有关联。
暴力与犯罪行为的结果,要么是直接杀人,要么是可能导致死亡、自杀等后果的间接杀人。
3.
问题是,究竟是什么驱使他们拼命饮酒,究竟是什么烦恼逼迫他们寻求这毁灭式的安乐呢?
说这种烦恼来自于外部生活的种种困难,不过是一种遁词。生活中的确有种种烦恼,而有些不能解决的问题甚至能烦扰最健全的心灵。但问题却不在这里,至少不仅仅是这些因素迫使人们在酒精中找出路(如果是这样,我们都将成为酗酒者)。
其实,酗酒者知道他们的批评者所不知道的事情;进一步说,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清楚心中那种可怕的痛苦和恐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而只是盲目地被它驱向用酒精自我毁灭。
这就像有些可怜的野兽吃了毒药或被火烧伤,因而不顾一切地冲入水中,为逃避一种死亡而招致另一种死亡一样。
这又如何解释呢?我想起一个有思想、有才华的年轻人,他的故事有代表性。
4.
由于酗酒,上大学时,他被开除了。此后,由于醉酒,以及同女人鬼混,他一次又一次地被解雇。他怀着严肃的心情来到诊所,寻求帮助。对此,他经过思考且有诚意,因为他父亲新近去世,家庭的重担已落在了他的肩上。
与此同时,他的悔恨也与日俱增。这种悔恨过去也有,但没能帮他把酒戒了。
他反复梦见自己被关进监狱,这使他坐卧不安。他回忆,就在父亲死后不久,他好几次被同一个梦惊醒;在梦中,他看见父亲的尸体站了起来,愤怒地威胁他。他父亲是一个有远见、有成就的人,曾对他很失望,谴责过他。
他认为,他的酗酒使父亲十分痛苦,他甚至认为,那是父亲死亡的主要原因。「我知道我杀死了我的父亲,」他说,「无怪乎我梦见自己进了监狱。」他继续梦见被囚禁;这使他心惊肉跳,以致不得不喝得烂醉又悔恨不已。
后来,他中断治疗,继续喝酒。一次酒后,出了车祸。这次车祸中,有一个人被害(应验了他的梦),而他也确实因过失杀人而受到审判(又应验了他的梦)。
此后,他又接受了一段时期的心理治疗,但治疗再次中断了。与此同时,他由于害怕再出车祸,便中断了饮酒,但是出现了一系列几乎使他动弹不得的神经症症候,比如说,恐惧、焦虑、抑制、各种生理症状、病态观念……
一种类型的神经症常常由另一种神经症所取代。这现象,在他身上,很明显。
5.
酗酒造成的,如此明显的,自我毁灭的后果,似乎部分属于意外。也就是说,它们是人以自我调节的种种努力从内在威胁中获得解脱时,不期然而导致的结果。
只要这些内在威胁有可能以人自身的冲动毁灭个体,人就会选择酗酒作为一种较轻的自我毁灭以避免更大的自我毁灭。
以这种观点来看待酗酒问题,我们会发现:进行成功治疗的一般原则完全不同于建立在以往观念(酗酒是一种坏习惯,一种不幸的遗传)上的那些原则。有效的治疗应该是治疗那导致酗酒的内在原因。
这就意味着,逐步消除对挫折过度反应的倾向,逐步缓和深藏的内在焦虑感、不安全感以及孩子似的期待和憎恨方式。
问题是,这些十分顽固的特征,代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性格变形,代表着童年创伤的变相结果,要成功地消除这些特征,不就得完全彻底地重建整个人格?就我所知,似乎只有精神分析能做到这一步。
从理论上讲,这是唯一的治疗。从实际上讲,治疗过程中会有许多困难存在。
6.
最大的困难在于,精神分析治疗是不可能在几个月内奏效的。一种30年才形成(或者说扭曲)的性格,要想在3个月、6个月或12个月中得以重建,这无异于喝醉酒、说胡话。
也就是说,治疗酗酒是长期工作,既费钱又费时。这是不幸的,但却是事实。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jc/17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