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根据国际卫生组织调查表明,脑卒中已然成为全球第二大常见死因,其中在中国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脑卒中已经成为了危及民众生命安全的隐形杀手。
超过7成的脑卒中患者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残疾与功能缺失。随着肢体活动能力的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都将会大幅地下降,因此及早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刻不容缓。然而大部分的脑卒中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都伴随有肌肉张力的异常、运动控制的障碍,从而造成了身体结构的缓慢改变,如脊柱的侧弯、骨盆的倾斜、关节对位不正等情况。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形成恶性循环,加快了患者残障的进程。因此,及时地打破僵局将极大地有利于患者患者的恢复,帮助患者重新回归家庭与社会当中去。
二、技术介绍
骨盆位于人体重心的位置,往上连接躯干,往下连接大腿,在负重位置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骨盆的位置与控制将直接影响患者体位转移、步行等多个方面,在日常生活功能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假如不能良好地控制骨盆的位置和运动状态,患者的运动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面对骨盆功能位置不良以及控制不良等情况,物理治疗师能够针对造成其功能不良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改善此区域的功能发挥。
?1、技术内容
(1)、躯干位置的调整
根据躯干出现的问题,如肌肉僵硬、脊柱侧弯、核心肌群功能不良、局部肌肉募集过度等,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使躯干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有利于日程生活能力的发挥。
(2)、骨盆位置的调整
针对存在骨盆功能异常的情况,如骨盆倾斜、骶髂关节功能不良等,进行个性化的调整治疗,使骨盆恢复到正常的位置,改善功能状态。
(3)、骨盆控制的调整
针对骨盆相关的肌肉控制状态,如骨盆倾斜、骨盆不稳、单侧负重受限等问题,进行强弱肌肉链的调整,强化薄弱环节,整体提升骨盆的控制能力。
2、技术特点
我们针对骨盆区域功能不良的情况,使用多种国际上先进的治疗方式,如SET(悬吊训练系统治疗)、MET(肌肉能量技术)、Thera-band(渐进性训练系统)、脉冲整脊枪等,进行系统化的评估,并给予适当的治疗与训练。
3、适应症
脑卒中、脑外伤术后、脑区域术后等中枢神经损伤后造成的:
骨盆倾斜
骨盆控制不良
骶髂关节功能不良
点击下方“原文链接”可以了解珠江康复
北京中科白淀风医院白癜风怎么预防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