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脑血管疾病抢救成功率的不断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也不断增多,治疗难度也越来越大。中国传统医学之中药、针灸、推拿疗法是本病症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中对本病症的中药、针灸、推拿、保健康复等疗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临床与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果。本病症的病理基础是大脑组织的损害,其损害面积的大小,部位的差异,病程的长短均与日后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损害面积越大,时间越长,康复预后也就越差。本病的中医康复治疗应以促进大脑组织损害的康复为第一目的。
一、什么是中风后遗症?
(1)肢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偏瘫侧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2)认知和精神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的脑出血,可留有精神和认知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
(3)言语功能障碍;
(4)吞咽功能障碍;
(5)其他症状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
二、如何治疗?
恢复期康复治疗对于中风遗症患者非常重要。
1.康复功能锻炼
(1)面瘫的功能锻炼。
(2)语言吞咽功能训练。
(3)认知功能的训练。
(4)肢体功能锻炼:
①转移训练;②关节被动活动;③诱发病人的主动运动;④手功能训练;⑤平衡协调能力的训练;⑥步行功能训练等。
2.理疗
主要包括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顺序循环治疗仪、针灸、高压氧等。
三、为什么说中风后遗症可怕?
(1)年龄年龄越大,预后越差60岁以下的病死率较低,约占30%左右,70岁以上的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
(2)高血压病史越长,血压越高,预后越差。血压在/毫米汞柱以上者,死亡率为30.07%。
(3)昏迷昏迷越深,时间越长,预后越差。深昏迷者94%死亡。病后无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逐渐好转者,预后较好。嗜睡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4)病情病情进展越快,高颅压症状出现越早,表现越重,预后越差。
(5)出血量出血量较大者,预后较差。有血肿形成,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者,预后较差。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者,预后较好。
(6)伴有癫痫发作者预后较差。因可加重脑水肿或脑出血。
(7)伴有内脏功能紊乱者预后较差。常见者为消化道出血,死亡率达80%。
(8)合并有代谢障碍者如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者,预后较差。
(9)反复发作者预后较差。
四、如何才能避免中风呢?
一、妥善照顾。如冬天保暖、预防便秘、接受诊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应接受治疗与控制,以防脑中风的发生)。
二、生活正常。均衡饮食:少盐、少糖、少油、定时定量、多吃蔬菜及补充水分、少吃动物性油脂与动物内脏;情绪稳定;减少饮酒,拒绝吸烟;规律运动: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管阻塞机会。
三、注意前兆。脑中风的前兆,例如:突如其来的肢体虚弱或麻木、语言或运用文字有困难、剧烈头痛、失去平衡、眩晕或视力出现问题。当发觉这些异状时,必须立即就诊。
四、定期健康检查。减少中风发作几率,早发现早治疗。
五、脑中风急救的黄金时间——决战3小时。突发中风的病患,一定要珍惜宝贵的三小时,及时送医接受治疗,才能使伤害减到最低。
本病患者在临证治疗的同时,家庭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说中风所致的瘫痪、失语、生活不能自理是最令老年患者担心的,年轻一些的患者则往往对此症有绝望的心理,因此通过家庭保健的心理康复,饮食调理,语言训练及主被动运动等环节,常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重返社会。
院址:宜宾市翠屏区西郊天池路号(原宜宾市妇幼保健院天池院区)
公交线路:1路、10路、23路、29路(医院B区站下)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