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腿脚不便,嘴歪眼斜,流涎不止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小爱便无比心痛,因为这也许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其生活质量应该不至于此。
很多患者仅是因为对卒中急救必知知识的缺乏,永远无法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轨迹上来。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失去正常血液供应,从而导致的脑功能受损。脑卒中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排在首位,且远高于其他国家。
神经细胞在血流完全中断、缺氧的情况下最多存活5-8分钟。
造成卒中死亡率或致残率高的原因,是许多人在发病之初不知道发生了中风,或即使意识到可能发生医院就诊,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所以,在脑卒中救治中,时间就是大脑。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0%。
超急性期血管再通的治疗措施包括溶栓或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短暂,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发病4.5小时内给予溶栓治疗。
但由于国内长期以来急性卒中救治流程规范度不足、院前或院内延误等原因,导致绝大多数卒中患者无法在推荐的治疗“时间窗”内,接受规范的rt-PA溶栓治疗,从而错失黄金治疗时机。
研究显示,我国3小时内溶栓率仅为1.6%,相较美国7.0%的溶栓率,仍有一定差距。
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诊治专家共识》指出,完整的卒中急诊救治应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及专科治疗三个环节。
院前急救是卒中急救生命链启动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最佳卒中医疗救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但病人和家属对卒中早期症状的知晓率低,没有对发病症状做出正确判断,医院,影响了抢救效果。
因此,为减少中风患者院前延误时间,赢得抢救,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我国学者发布了一个简单的中风识别工具,教育公众及时识别早期卒中症状,知晓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紧迫性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中风1-2-0初步识别工具如下:
1(1张脸不对称):让病人笑一笑,观察其左右两侧脸是否对称,是否存在口角歪斜;
2(2只手臂):让病人平举双侧手臂,检查是否存在一侧肢体无力;
0(聆听):与病人对话,看是否存在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这个方法简单明了,一旦出现上述任何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同时,可如下进行初步处理:
如果病人出现呕吐,记得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有假牙取下假牙,防止呕吐导致误吸,并发吸入性肺炎或者窒息。
让病人平躺,切记不要擅自给患者服药,身边有条件的话可以为其测量血糖或血压。
只有做到最快速地启动急救生命链,才能减少中风患者院前延误时间,赢得抢救,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本文系爱汇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
如有疑问或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及时通知我们,
我们将及时的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