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特点是什么 http://pf.39.net/bdfyy/tslf/190316/6964966.html
在过去20年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等,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增加,导致脑卒中发病率及患病率不断攀升,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
近1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加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及脑卒中健康宣教,提高了群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及主动防控意识,我国脑卒中流行趋势及特征出现了新的变化,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出血)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防控效果不乐观,并且有爆发式增长的态势,防控形式依然严峻。
一、中国脑卒中流行趋势
1.脑卒中发病率:年—年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流行趋势表现为:总体发病率趋于平稳,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持续降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GBD)数据显示,年—年我国脑卒中总体发病率(以下均指年龄标化率)由年的/10万上升到年的/10万,历经3年平台期后逐渐降低,年降为/10万,10年平均发病率为/10万,根据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余万,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发生脑卒中。
中国国家脑卒中筛查调查(Chinanationalstrokescreeningsurvey,CNSSS)研究结果显示,年—年我国40~74岁人群首次脑卒中标化平均发病率为/10万。年—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由年的/10万持续上升到年的/10万,年均增长2.74%,明显高于年—年的年均增长率(0.98%);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持续降低,由年的93/10万下降至年的62/10万,年均下降4.14%(图1)。
图1年—年中国居民脑卒中发病率
2.脑卒中患病率:年—年我国脑卒中总体患病率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均显著持续上升,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持续降低。GBD数据显示,脑卒中总体患病率由年的/10万上升到年的/10万,年均增长2.16%。年开始开展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脑卒中人口标化患病率由年的1.89%上升至年的2.32%,推算我国40岁及以上脑卒中患病人数约万。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由年的/10万持续上升到年的/10万,年均增长率明显高于前十年(3.39%vs0.53%);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持续降低,由年/10万下降至年的/10万(图2)。
图2年—年中国居民脑卒中患病率
3.脑卒中复发率:目前尚缺乏关于中国脑卒中复发率的连续性研究。年—年开展的中国国家脑卒中登记研究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个月复发率为10.9%,1年复发率为14.75%;年—年进行的全国多中心CHANCE研究显示3个月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为9.7%;年—年进行的PRINCE研究结果显示,3个月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为6.8%。以上这些研究提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目前,关于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国内报道差别较大,且尚无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目前国外报道脑出血年复发率为1%~5%。国内一项单中心研究纳入年—年例脑出血患者,随访5年显示,1个月脑出血复发率为14.5%。关于脑卒中复发率的变化趋势,仍需要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行明确。
4.脑卒中病死率:根据GBD数据,年—年我国脑卒中总体病死率与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趋于平稳。年—年我国脑卒中总体病死率由/10万逐渐下降至/10万,10年平均病死率为/10万;根据医院年公布的我国脑血管病年—年病死率,计算年均病死率为/10万。根据以上公布的年均病死率,估算我国平均每年脑卒中死亡人数约余万,平均每18秒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年我国脑血管病死亡构成比超过20%,这意味着我国居民平均每5位死者中会有1人死于脑卒中。
年—年我国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也表现为下降趋势,由年的83/10万逐渐下降至年的65/10万,年均下降2.5%;而年—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则趋于平稳,平均年病死率为52/10万(图3)。
图3年—年中国居民脑卒中病死率
5.脑卒中病死率:年—年有关中国脑卒中总体病死率的大样本研究较少。已有研究显示脑卒中病死率呈现下降趋势。年发表的一项针对全国医院从年—年连续性纳入脑卒中住院患者病例(~例)的分析研究显示,我国脑卒中总体住院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由年的3.16%下降至年的2.30%,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由2.48%下降至1.47%;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由9.73%降至6.52%。国内一项有关我国西南区域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大样本(例)连续性观察研究显示,年—年缺血性脑卒中3个月累计病死率为9.6%,年—年3个月累计病死率降至6.4%;而1年累计病死率由15.9%降至10.7%。一项分析了年—年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研究显示,出血性脑卒中1个月累计病死率为12.5%,5年累计病死率为22.2%。
6.脑卒中致残率:目前国内尚无有关脑卒中总体致残率的大样本研究。上述关于我国西南区域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大样本连续性观察对比研究显示:年—年缺血性脑卒中3个月累计致残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5分)为36.8%;而年—年脑卒中3个月累计致残率为28.7%;而两段时间的1年累计致残率分别为23.2%和17.6%。致残率下降考虑与逐渐提高的脑卒中临床诊疗技术,以及不断发展的康复治疗技术有关。
7.脑卒中伤残调整寿命年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DALYs)是指疾病导致死亡引起的寿命损失年(yearsoflifelost,YLLs)和导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livedwithdisability,YLDs)相结合的指标,是衡量疾病负担的重要指标。GBD数据显示,年—年我国脑卒中总体DALYs率呈下降趋势,缺血性脑卒中的DALYs率呈现上升趋势,而出血性脑卒中的DALYs率趋于下降。年—年我国脑卒中总体DALYs率由/10万降至2/10万,缺血性脑卒中的DALYs率由/10万上升到/10万,而出血性脑卒中的DALYs率则由/10万下降到2/10万,但我国脑卒中所致DALYs率年均仍远高于日美英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图4)。
图4年—年中国居民脑卒中伤残调整寿命年率
二、中国脑卒中流行特征
1.年龄特征:脑卒中发病年轻化。我国脑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65岁左右,相比发达国家早10年左右。GBD数据显示,中国脑卒中人群发病年龄70岁以下患者比例由年的61.85%增长至年的62.48%。“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显示,年度筛查出的40~64岁年龄段脑卒中高危人群占比为62.06%、脑卒中患者占比为47.52%,至年分别升至73.88%和52.11%。以上这些研究总体反映了我国脑卒中发病的年轻化趋势。
2.性别差异:男性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女性。GBD数据显示,年—年我国男性脑卒中年平均发病率为/10万,高于女性的/10万;男性脑卒中年平均病死率为/10万,女性为/10万。“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显示,年—年男性脑卒中年平均患病率约2.30%,高于女性的1.77%。
3.城乡差异:农村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城市。根据中国脑卒中流行病学专项调查报告显示,年我国农村脑卒中发病率约/10万,高于城市的/10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每5年发布一次的《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年—年农村脑血管病患病率增长迅速,并于年超过城市,我国农村脑血管病总体患病率由年的/10万上升到年的/10万,年均增长12.4%;城市脑血管病总体患病率由年的/10万上升到年的/10万(图5)。“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显示,年—年我国农村40岁及以上人群的人口脑卒中年平均患病率约为2.20%,高于城市的1.84%。《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显示,年—年间我国农村脑血管病年平均粗病死率约/10万,高于城市的/10万(图6)。
图5年—年中国城乡居民脑血管病患病率差异
图6年—年中国城乡居民脑血管病病死率差异
4.地域分布: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总体表现为“北高南低”的特点。根据中国脑卒中流行病学专项调查发布的年—年脑卒中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东北地区脑卒中发病率与病死率均最高,分别为每年/10万和/10万,其次为中部地区(发病率每年/10万,病死率每年/10万),南部地区均最低[发病率每年/10万,病死率65/10万];在患病率方面,中部地区最高(0/10万),其次为东北地区(0/10万),南部地区最低(/10万)。“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显示,年我国脑卒中标化患病率最高的地区为东北地区,为4.08%,其次为华北地区,为3.49%,最低为华南地区,为1.15%。目前大样本研究均提示,我国脑卒中流行病地域分布表现为“北高南低”。
三、总结与展望
年—年,我国脑卒中流行趋势主要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持续升高,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则表现降低趋势;脑卒中复发率、病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我国脑卒中DALYs率呈下降趋势,但相比发达国家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脑卒中流行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病年轻化;在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及病死率方面,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
年—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相比前十年增速明显(年均增长率:2.74%vs0.98%),并且发病逐渐年轻化,考虑与居民不良生活方式(运动缺乏、吸烟等)、不健康饮食(高糖、高脂、高盐饮食等)相关。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结果显示,新筛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危险因素构成比中运动缺乏占比为54.34%,吸烟占比为37.48%,高于糖尿病占比;据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发表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和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脂肪摄入量逐渐升高,分别为58.3、76.2和79.9g。
我国脑卒中标化病死率、DALYs率的下降与我国逐渐提高的临床诊疗技术和医疗保障条件,及政府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等密不可分。研究表明,从年—年,我国高血压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分别提高了16.3%和16.4%,糖尿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也分别提高到了36.1%和33.4%。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防控意识及健康素养的提升仍不理想,尤其是农村地区,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认识及防控意识普遍缺乏,这也是导致我国农村地区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城市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农村地区脑卒中防控应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点,应根据农村地区特殊的条件,制定合理的防控策略,进一步加大脑卒中预防宣教力度,大力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相信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在下一个十年,脑卒中防治一定能取得显著成效。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专业医学学术期刊。该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宣传我国脑血管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
在学术上追求高起点、创新性,在技术上倡导先进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在信息报道上坚持真实性、时效性和可读性。充分发挥电子期刊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的优势,全面准确地报道脑血管病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为从事相关学科领域的医师、研究生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学术成果展示与创新交流的平台,着力推进我国临床脑血管疾病与多学科领域医学研究的发展与创新。
主要栏目:述评、专家论坛、指南与规范、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病例报告、综述、医学人文、视频讲座等。
小编提示:目前,该期刊所有刊载内容可以免费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