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前些天,张医生接到了一位朋友的电话,说他的母亲患了脑梗,在诊所点了10多天的活血药,症状丝毫不见缓解,反而越来越重,现在已经卧床不起,应该怎么办?
张医生起初以为,这位朋友的母亲是因为患了脑梗以后,摄入的食物太少,热量不够,周身无力导致的,这在脑梗的病人中很常见,就建医院,进行一下调理。
当这位医院,张医生才发现,老人完全不能说话,一侧肢体也已经完全瘫痪了,病情特别严重。张医生直接为老人查了个CT检查,结果发现,导致老人家肢体不灵活的原因根本就不是脑梗,而是因为这位老人患了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颅内慢性出血。大多数是由于轻微的外伤所导致的,有的仅仅是轻轻碰了一下头,受伤时没有任何不良感受,即使当时检查头CT也不会有任何异常,一般在受伤以后3周以后发病。
也有少数老人根本没有外伤史,而是直接患了这种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等。这些症状和脑梗的症状非常相似,所以,经常被人们误以为是脑梗。
脑梗是老年朋友最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是由于颅内动脉硬化后血管出现了狭窄、甚至闭塞,导致的一种缺血性疾病。
由于发病率非常高,所以,很多朋友一发现老人出现了上述的症状,就会想当然地以为是患了脑梗,先给老人服用了一些活血药,有的甚至直接给老人吃了阿司匹林。殊不知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的,一旦老人患的是出血性疾病,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由于大脑表面的微小血管破裂,导致的一种慢性出血,起初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随着出血量的逐渐增多,大脑组织的受到一定的压迫,患病的老人会逐渐出现头疼、肢体不灵便等症状,医院就诊。CT检查即可确诊。
脑梗和慢性硬膜下血肿虽然症状相似,发病都比较缓慢,但在治疗上是完全两个方向。脑梗是缺血性疾病,治疗上需要应用抗血小板和改善供血药物,而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出血性疾病,治疗上不可以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活血药,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会危及生命。
这位朋友的母亲恰恰就属于治疗出错的那种,由于之前老人没有受到任何外伤,家人的误认为老人患了脑梗死,在没做任何检查的前提下,给老人家用了很多活血药物,也吃了阿司匹林。
这不但没有治疗疾病,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出血量,导致在很短的时间内,老人就出现了偏瘫、失语的症状,如果不赶快控制,任由其发展,老人很可能会在短时间昏迷,甚至失去生命。
张医生发现这种情况后,立刻为老年人家做了手术,在老人的颅骨上打了一个孔,缓慢释放颅内的血液,最终从颅内引出了多毫升的陈旧血。最后将一根引流管放在颅内继续引流。
由于发现得还算及时,治疗上也没有延误,术后第2天,老人家已经可以说话了,到第3天肢体开始恢复一部分功能。出院前,老人家已经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缓慢地行走了。
不管怎么样,这位老人还是比较幸运的,虽然发现得晚了一点,但经过及时的治疗,老人恢复了一部分生活能力,如果他再晚来几天来,可能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由于脑梗死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经常表现为头痛、头晕、一侧肢体无力、麻木、语言障碍等症状,因此,当老年人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很多朋友的的第一判断,都认为老人患了脑梗,立即给老人吃上活血药物,甚至阿司匹林。殊不知导致这些症状,除了脑梗之外,还可能是出血性疾病引起的,一旦治疗方向反了,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老人的生命。
所以,当老人出现上述这些症状的时候,不要急于给老人乱吃药,医院先查个CT,明确了颅内没有出血,再给予适当的治疗。这样才可以保证老年人的安全,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总结
如果老人出现头痛、头晕、一侧肢体无力、麻木、语言障碍等症状,除了脑梗之外,还可能是慢性出血性疾病,两种疾病的治疗方向是完全相反的,一旦治错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医院检查个头部的CT,明确没有出血之后,在进行相关治疗。
关于“老年人一侧肢体不灵活,一定是脑梗吗?”的问题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如果您赞同张医生的观点,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8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