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用络泰注射液(血塞通针)治疗急性脑梗塞9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自年2月~年8月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死91例,男性52例,女性39例,年龄55~79岁,平均66.2岁,发病在72h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CT或MRI及发病至用药时间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①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ml,加胞二磷胆碱mg,5%葡萄糖ml加维脑路通1.0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5d为一疗程。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络泰注射液,5%葡萄糖ml加入络泰针20mg,15d为一疗程。其余辅助治疗治疗两组无差别。3.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观察血脂、血液流变学及临床体征的变化。4.疗效评定标准根据l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疗效分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5级来评价。结果1.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见表1。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见表2。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积分比较治疗前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血脂变化治疗前,血脂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除CH组外),但以治疗组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前,两组间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有改善,但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脑梗死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脑梗死在中医学属中风症范畴,其病机为正气不足,血瘀痰凝,脉络瘀阻,因而气血流行不畅而发生中风。血塞通以祖国医学“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的理论为基础,根据现代科研技术研制而成,主攻血瘀,消除内阻,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溶解血栓,畅通血行。其中川芎化瘀清阻;水蛭逐瘀清阻;槐花米凉血止血,可使脆性增加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人参茎叶皂甙,补五脏,开心益智,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有降脂、降压及抗心律失常之作用;蟾酥具强心之效;牛黄具清心化痰及扩张血管,有降压之效;麝香活血化瘀,开窍醒神,有兴奋呼吸及血管中枢、调整血循环的作用。血塞通能气血兼顾,以化瘀为主,理气为辅,养血益阴,能祛瘀不伤正,理气不耗阴,升降同用,调达气机,抑制血小板、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粘度,降低血脂,改善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总之,脑血栓形成与血管壁、血液流变学及血液性质的改变有关。血塞通作为一种中药制剂,能降血脂,降血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在预防和治疗脑梗塞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作者:医院老年病研究中心张风花来源:医药论坛杂志中科医院专家微信白殿疯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