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发生构音障碍,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与言语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从而导致言语运动控制障碍,可分为弛缓型构音障碍、痉挛型构音障碍、运动失调型构音障碍、运动过少型构音障碍、运动过多型构音障碍、混合型构音障碍。
患者主要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响、音调及速度、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特征的改变。常伴有咀嚼、吞咽、控制流涎的困难。通常患者听觉理解正常,有表达愿望,主动训练的意识也较强,因此语言康复训练的意义就显的更加重要。
语言康复训练可使患者受抑制的神经通路受到各种刺激,脑组织血液循环加快,脑部生物电活性增强,帮助构音器官运动功能的恢复,使颜面肌肉、舌的运动能力提高,去鼻音化,改善患者发声困难、置换、歪曲等,从而提高言语清晰度和交流能力。同时减少流涎,增强进食能力,改善面部表情,提高生活质量。
语言康复训练构音涉及呼吸、喉、腭和腭咽区、舌体、舌尖、唇、下颌等器官,与这些器官运动有关的肌肉肌张力、肌力和运动协调异常是脑卒中患者出现构音障碍主要原因。弛缓型构音障碍往往与肌肉无力、肌张力低有关,因此首先应增强肌张力;痉挛型构音障碍则常存在咽喉肌紧张,同时表现出肢体张力增高的体征,应首先进行放松练习;运动失调型构音障碍,以建立使言语尽量清晰的最佳言语速度为主。一般来说语言康复训练应针对异常的言语表现进行治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按评定结果分析与言语产生的关系,选择治疗顺序为:呼吸→喉→腭和腭咽区→舌体→舌尖→唇→下颌。放松训练根据患者的肢体功能状态可采取卧位或坐位,精力集中,闭目。第一次运动时间一般为5-20min,熟悉后可缩短时间。、下肢踝关节旋转,每次转一只脚,然后松弛;双腿膝关节伸直3s,然后松弛,患者应感到膝关节的紧张和松弛。患者在完成上述动作之后,应该到下肢张力消失,非常松弛。2、腹、胸、背部要求患者收腹,使腹肌收缩、紧张,保持3s后放松,重复数次。在肌肉松弛时,鼓励患者平稳地深呼吸。3、上肢紧握拳,然后放松,重复数次;双上肢向前举到肩水平,保持3s,然后放下置于身体两侧或置于双膝上,重复数次。4、双肩、头部、颈部双肩向上耸,保持3s,然后放松,重复数次;将手置于患者的耳部,有助患者头部的旋转运动;将眉毛向上挑起、皱额,然后放松,重复动作。要求患者把注意力依次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分,平稳地深呼吸,确实感到紧张与松弛的差别。2呼吸训练呼吸功能差可造成所有其他运动性言语障碍,呼气的适当控制是正确发声的关键,而且也是语调、重音、节奏的重要先决条件。、腹式呼吸2、治疗师数、2、3时,患者吸气,然后数、2、3憋气,再数、2、3患者呼气。以后逐渐增加呼气时间至8;深吸气后数、2、3,逐步增至20;对一些欠配合或病情稍重的患者,可让他对着镜子先深吸气,然后哈气。3、呼气时尽可能长时间地发“s”、“f“等摩擦者,但不出声音,经数周的练习,呼气时发音达0s,并维持这一水平。4、在呼气时摩擦音由弱至强,或由强至弱,加强和减弱摩擦音的发声强度。在一口气内尽量作多次强度改变。指导患者感觉腹部的运动和压力,表明患者能够对呼出气流进行控制。
5、尽可能长时间的呼气发一个元音,然后一口气发两个、三个元音;
3发音器官运动训练、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感觉刺激:冰刺激面部、软腭、腭弓软毛刷快速刷拂;(2)压力:对舌肌、舌骨施加压力;(3)牵拉:牵拉舌肌,诱发更大的收缩轻轻拍打笑肌;(4)抵抗:舌肌、咬肌等抗阻运动。2、构音器官运动训练()下颌张口、闭口,尽可能大的张嘴,使下颌下降,然后再闭口;闭口,下颌缓慢由一侧向另一侧移动,逐渐加快速度,重复5-0次,保持下颌最大的运动范围。(2)唇双唇尽量向前噘起(发u音位置),然后尽量向后收拢(发i音位置),重复5次。逐渐增加交替运动的速度,保持最大的运动范围。一侧嘴角收拢,维持动作3秒,休息,重复5次,双侧交替运动。双唇闭紧,夹住压舌板,增加唇闭合力量,治疗师可向外拉压舌板,患者闭唇防止压舌板被拉出。鼓腮数秒,然后突然排气,有助于发爆破音。患者也可在鼓腮时用手指挤压双颊。(3)舌舌尽量向外伸出,然后缩回,向上向后卷起,重复5-0次,逐渐增加运动次数。治疗师可将压舌板置于患者前,由患者伸舌触压舌板。用压舌板抵抗舌的伸出,以加强舌伸出力量。保持最大运动范围,练习时可用手扶住下颌,防止下颌抬高。舌尖伸出,由一侧口角向另一侧口角左右摆动,用压舌板协助和抵抗舌的一侧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速度。把舌头中部缩向口腔内,尽量顶向后处,维持3秒,然后放松,重复做5到0次。把舌尖伸向左唇角,用压舌板压着舌侧,与舌头抗力约3秒,随即把舌头转向右唇角,跟压舌板抗力约3秒,重复连续做5到0次。用舌尖舔唇一圈,重复5次;舌尖沿上下齿龈做环形“清扫”动作。张开口,舌尖升起到门牙背面,重复做5到0次;张开口,舌尖升起到门牙背面,然后向后贴软腭,连续做5到0次。重复发“da”音0次,重复发“ga”音0次,重复发“la”音0次,重复发“da、ga、la”音0次。(4)软腭构音障碍常见的共鸣异常多有鼻音过重,主要由于软腭运动无力或运动不协调,以及运动速度和范围减退导致,增强软腭肌肉运动可帮助克服鼻音化。用力叹气可促进软腭抬高;重复发“a”音,每次发音之后休息3-5s;用冰棉签、毛刷快速擦软腭,在刺激后立即发元音,同时想象软腭抬高;发舌后根音(ga、ka、ha),加强软腭肌力;引导气流通过口腔,练习鼻吸气、吹蜡烛、吹哨子、吹气球等,减少鼻漏气。(5)面部、腮部夸张地做咀嚼动作作0次;张开口发“ya”,动作要夸张,迅速合上,重复做0次;合紧嘴唇,闭气,鼓两腮,维持5秒,放松,重复5-0次。对肌张力低者可用冰块摩擦面部、唇和舌,以促进运动,每次数分钟,每日多次。4言语训练、辨音训练辨音是准备发音的前提,所以要训练患者对音的分辨能力,首先应能分辨出错音,可通过复述、放录音、朗读文章、使用复读机等方法进行辨音。2、发音训练舌唇运动改善后进一步让患者练习无声的构音运动(动作),最后轻声地引出靶音。先训练发元音(a,o,e,i,u,ü),然后发辅音(b,p,m,f等);辅音先由双唇音开始,如b,p,m等;待能发辅音后,训练将已掌握的辅音与元音相结合,然后逐渐过渡到结合单词、句子训练。3、利用患者的视觉途径可以通过画图、卡片等让患者了解发音的部位和机制,指出其主要问题所在并告诉他准确的发音部位,帮助患者准确完成发音动作(部位)。也可用手法、镜子反馈,面对镜子训练便于患者模仿和纠正动作,对较重患者可以用压舌板和手协助活动。4、去鼻音化训练让患者用两只手用力推桌子或墙的同时发“a”音,其原理在于上肢肌肉的收缩可增强腭肌的收缩,促进鼻咽及声门闭合,可与打哈欠和叹息疗法结合应用。另外训练发舌后部音也可加强软腭肌肌力。5、音调训练音调是一个音节发音时的高低升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多数患者表现为音调低或单一音调,训练时应让患者由低向高发音,练习四声音调,或利用乐器的音阶变化来克服单一音调。同时自主呼吸控制对音量的控制和调节也非常重要,应训练患者对气流的控制。如呼气时尽可能长地发“s”、“f”等摩擦音,并转换摩擦音的强度、长短;尽可能长时间的交替发元音、摩擦音;数-5、6-0,音量由小至大,由大至小,大小交替等。向患者解释不同的感情需要通过不同的语调表达,并做示范,让患者模仿不同的语调,表达不同的情感,如兴奋、厌烦、高兴、生气、疑惑、失望、悲哀、鼓励等。练习陈述句、命令句、疑问句等的语调,掌握句尾升降语调的使用。6、减慢言语速度训练对能说字、词,但发音歪曲或失韵律者,需要控制言语的速度,使其有充分的时间完成每个字的发音动作。可利用节拍器控制话速,让患者随节拍器的节拍发音,节拍的速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也可由治疗师轻拍桌子,患者随着拍击节律进行训练。还可让患者练习读唐诗等。7、克服费力音训练这种音是由于声带张力过高、过分内收所致,听起来喉部充满力量,声音像挤出来一样,因此治疗的目的在于降低声带张力。()放松:在安静环境中,通过放松随意肌群,使非随意的咽喉肌群松弛。让患者从足部依次至口面部,按照脚趾屈伸、踝旋转、膝伸展、髋伸展、收腹深吸气、握拳、上肢前伸、耸肩、颈屈伸旋转、皱眉闭目、用力咬牙闭唇、下颌上下左右移动旋转及舌用力抵硬腭的顺序,每个动作保持3s,放松,重复0次。(2)打哈欠:打哈欠可以完全打开声带,停止声带的过分内收。让患者处于很轻的打哈欠状态并伴随呼气,先练习较容易的发音,成功后,在打哈欠的呼气时再教患者发词和短句。(3)叹气:发“h”音。8、非言语交流方法训练
重度构音障碍患者构音训练常常难以收到治疗效果,多需使用图片、字词卡、交流板、手势、计算机辅助交流系统等以进行简单交流。
本期编辑:June
本文系冬季祛白癜风让您告白成功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0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