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血压越高,脑卒中时间发生风险越高。并且随着血压的升高,卒中复发风险亦上升。卒中的区域发病率与高血压的患病率相关,有研究证实,亚洲高血压患者人群的脑卒中发生率远高于欧洲国家。因此,进行降压治疗对于降低卒中的发生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现有的指南对于卒中发生后的降压治疗似乎存在较大争议,《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指出,缺血性脑卒中后24h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且应避免血压降得过低,而《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则认为降压目标应该达到≤/90mmHg,甚至是达到≤/80mmHg,并且认为降压治疗预防脑卒中和TIA复发的益处主要来自于降压本身。这一争议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观点:支持者认为降低血压能够减少脑水肿,阻止脑梗死的出血性转化,预防并发心肌损伤并加速向长期抗高血压治疗的过度;而反对者则认为早期降压可能因为局部缺血造成脑动脉自动调节功能受损进而减少侧枝循环,并进一步增加脑梗死面积。近年来众多的关于急性期降压的研究也大多认为急性期降压并不能改善预后,除了需要溶栓的患者,溶栓的患者仍需将血压维持在一个适中的范围。
同时对于急性期启动降压治疗的时间节点也并达成共识,关于启动降压治疗时间节点的研究有少于6h,也有4周甚至是将近两年的。其中PROGRESS研究结果显示,平均8个月启动降压研究,显著减少卒中复发及严重血管时间的发生,由此可见,卒中后的患者应控制血压,这对于患者今后的预防复发是至关重要的。而VENTURE研究显示,卒中患者24~48h内小幅降压,死亡/依赖性,复合血管时间等并不存在获益,同样,SCAST研究的卒中患者30h内谨慎降压,其复合血管事件和功能性结局亦不存在获益,INWEST研究甚至认为,24h内积极降压,神经和日常功能不但无获益,高剂量降压甚至增加风险。但是,CATIS研究却认为卒中患者24~48h降压可能减少3个月的全因死亡及严重残疾风险。所以,整体而言,急性期内的超早期(24h)的降压治疗似乎获益较小,而风险更高;而对于发病24h后开始使用降压药物是合理的。
对于急性期卒中患者高血压的调控应遵循个体化、慎重、适度的原则。个别特殊人群可能需要不同的降压目标值,《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就提出,对于老年尤其是高龄患者、双侧颈动脉或颅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严重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谨慎降压治疗。例如,对于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过强降压可能增加卒中再发风险,这可能是由于过度降压可能会导致此类患者出现低灌注的现象。对于老年患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指南都认为,有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史的老年患者起始治疗的收缩压值和目标值可以稍高一些。而对于脑出血性脑卒中患者,INTERACT2研究结果显示,与指南降压组相比,强化降压可以降低死亡或严重致残率,改善患者功能预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可以显著性减轻血肿周边水肿,但是对于出血性脑卒中还需要新的临床研究来探讨其早期和长期的血压最佳管理方案。
现有的五类降压药物均能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卒中风险,这就说明降压是必要的,而药物的选择可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额外获益,但是降低血压是最重要的。同时患者的依从性差也是卒中患者达标率低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高血压史脑卒中最重要的可调控危险因素,但是脑卒中降压治疗一定要考虑到卒中的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及不同人群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内容转载自治疗白癜风最安全的方法白癜风怎么治愈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0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