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好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5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约为1%。我国是房颤大国,预估算,我国现有万房颤患者。房颤与脑卒中关系密切,约20%的脑卒中与房颤有关。心房长有一只“耳朵”,叫心耳。心耳像猪耳一样下垂,耳口小,耳腔窄而深,腔壁粗糙不平。在正常窦性心律时,心耳内的血流就比心耳外要慢得多;房颤时,心耳内的血流几乎如“死水一潭”,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顺着血流到达大脑,堵塞脑血管,就会导致脑梗死。左心耳封堵术通过隔绝心耳与心房的联系,即便心耳里形成了血栓,也不可能进入心房,也就不再会栓塞脑动脉导致脑卒中了。近年来,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被多项研究证实。我国自年获批开展左心耳封堵术以来,已开展了近两万例手术。不过,左心耳封堵并非一种简单的操作,在术式选择、适应证确定、影像配合、麻醉运用、抗凝方案等方面,存在不少争议和问题,亟待形成一个具有科学性、代表性、权威性的操作规范。
年12月24日,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托,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心内科主任何奔教授领衔全国权威专家团队编写的行业“纲领性文件”《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卒中的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何奔教授表示,《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卒中的专家共识》的编写以高标准、严要求、国际化为准则,凝聚了包括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候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医院马长生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心电生理学组组长、中国心律学会主任委员、医院的吴书林教授等30多位国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的共同智慧和心血,经反复探讨、论证和修改,历时7个多月完成。《共识》共11个部分,包含导言,房颤流行病学,房颤卒中风险评估及抗凝治疗现状,左心耳封堵理论基础、技术可行性及循证医学证据,左心耳封堵适应证和禁忌症建议,术前准备,左心耳封堵手术过程,术后观察及护理,术后抗凝及影像学随访,围术期并发症的识别及处理,左心耳封堵的其他问题等内容,对左心耳封堵技术在非瓣膜性房颤卒中预防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说明,并给出具体的专家建议。值得一提的是,《共识》更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2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