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很多人在问
康复到底是做什么?
康复医学是在疾病不能恢复的情况下,让其功能障碍得到最大限度改善,以脑卒中为例,临床医疗的任务是挽救生命,让它不再受到死亡的威胁,但之后留下的脑组织损害和对应的神经功能缺陷,正是康复医疗所需要做的事情。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预防、治疗、康复已经相互关联,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救助体系。现在进一步的观念改变是不再把康复医疗只是看做临床医疗结束之后的延续,在临床治疗的同时,以及疾病的早期阶段,康复介入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功能障碍和残疾发生。
脑卒中(俗称中风)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我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万人,其中70%-80%的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
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节约社会资源。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一)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团队管理
脑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救治。脑卒中康复团队除常规的脑卒中抢救治疗外,还应该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认知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全面的管理和系统康复。
①脑卒医院神经内科后,应立即给予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在发病/入院24h内评价卒中的功能缺损情况。
②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应尽可能首先进行急性期溶栓等药物治疗稳定病情,再经过康复科评估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全面的康复治疗。
③使用标准有效的量表来评价患者卒中相关的障碍和功能情况,决定适当的护理水平,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实施康复治疗。评价结果和预期结果都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获取家庭支持。
(二)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开始时机和康复强度
脑卒中早期康复一直是康复领域专家推崇的理念,康复的目的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和独立,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尽早康复。年Bernhardt等关于超早期康复的多中心系列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卒中发病后24h开始进行运动康复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可以促进患者的移动能力的恢复。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脑血管病康复规范化方案的研究”关于早期康复开始时间的多中心对照研究表明,脑血管病病情稳定后分别于2、5、8d开始康复治疗,在1个月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开始的康复治疗包括床上关节活动度练习、床上良肢位的保持、床上坐位训练、体位转移训练、站立训练和行走训练等,随后活动水平进一步增加,早期康复还应当包括鼓励患者重新开始与外界的交流。
康复训练强度应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有学者认为,在脑卒中康复开始阶段,卒中患者每天接受至少45min的相关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功能目标,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增加训练强度可提高训练效果,但要考虑患者的安全性。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开展每天3h、每周5d的康复训练是可行的,包括物理治疗、作业疗法、言语训练以及必要的康复护理。
①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再进展)后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
②脑卒中轻、中度的患者,在发病24h后可以进行床边康复、早期离床期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必要时在监护条件下进行。
③康复训练强度要考虑到患者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始阶段每天至少45min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功能,适当增加训练强度是有益的。
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4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