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
11月1日14:30,内二科组织开展了年“世界卒中日”主题宣传活动,胡晓亮主任为老人们做卒中讲座。
年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医院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提升我院老人健康素养水平,内二科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组织本科室老人进行卒中知识讲座,今年宣传主题是“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口号是“分秒“B”争,救治大脑”。
胡晓亮主任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使用老年人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使老人们更易接受讲座内容,此时讲座也受到老人们的一致好评。
老人们在认真听讲座
卒中小知识
一、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有什么危害?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危害,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酒精摄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三、怎样预防脑卒中发生或复发?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防治脑卒中。
(一)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应注意以下7点:
1、清淡饮食;
2、适度增强体育锻炼;
3、克服不良习惯,如戒烟酒、避免久坐等;
4、防止过度劳累;
5、注意天气变化;
6、保持情绪稳定;
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二)有相关疾病的患者应重点注意以下5点:
1、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高血压;
2、高血脂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血脂;
3、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
4、房颤或有其他心脏疾病患者,应控制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
5、有以上疾病的患者,医院复诊。四、怎样识别脑卒中?脑卒中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脑卒中可防可治。根据“中风”“BEFAST口诀”识别脑卒中早期症状简便有效。
(一)“中风”口诀。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二)“BEFAST口诀”。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获得医疗救助。五、哪些时刻容易发生脑卒中?
1、情绪过度兴奋时;
2、从暖和房间突然到寒冷空间时;
3、上厕所用力时;
4、职场压力过大或过劳时;
5、冬天洗澡时;
6、夏天运动大量出汗时。六、发生脑卒中怎么办?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发现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患者在发病后立即医院或卒中中心单位,得到规范的治疗,可增加恢复的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更多精彩内容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6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