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诊室,一位患者前来咨询。
患者男性,64岁,因为听人说年纪大了容易长血栓,所以自行购买了阿司匹林口服,剂量是mg、每天晚上一次。他前后已经吃了两年,之前还好,但是前天出现了胃出血到消化科住院了。所以咨询我,阿司匹林还要不要吃?能不能吃?
我详细询问了他的情况。
如果不是这一次胃出血,他应该不能被称之为患者,因为他既往没有任何疾病史。他既往没有高血压、糖尿病,也不抽烟、不喝酒,更没有得过脑卒中,在消化道出血之前是一个正常的人。
我当时给他的建议是,他不需要吃阿司匹林。
曾几何时,阿司匹林被当成一个神药,曾经有心血管病专家建议,凡是超过四十岁的高血压患者都应该口服阿司匹林,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真相如何呢?很多心血管风险低危的患者开始口服阿司匹林,随之而来的是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明显增加。对于这些低危的人群,阿司匹林带来的保护作用远远低于它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就像文中的这位大爷,除了年龄之外没有任何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属于心血管病低危患者,盲目口服阿司匹林导致胃出血。
哪些人需要吃阿司匹林?
1.明确的冠心病的患者,阿司匹林是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除非有禁忌症,否则需要终生服药。
2.明确的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适应症和冠心病一样,也是没有禁忌症的话需要终生服用。
3.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和已经明确的冠心病患者十年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相同的,所以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
4.有多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如高血压、吸烟、肥胖等等,十年心血管事件风险很高的人群,在充分权衡出血风险之后,建议口服阿司匹林。
除了上面四类人群,其他的诸如健康的老年人、虽然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但是为十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中低危的人群,都不需要口服阿司匹林。所以文中的老大爷,完全没必要口服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常见副作用主要有哪些?
1.消化道反应: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严重的可以出现消化道出血。
2.肾毒性: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血尿氮及肌酐增高。可以表现为多尿、少尿、蛋白尿,严重者可以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3.血液系统损害: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凝血因子不易释出,因而延长出血时间,常见表现为血尿、牙龈出血、鼻出血、肢体瘀斑等,长期滥用还可以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发生巨细胞性贫血及全血减少。
4.过敏反应:千分之二左右的患者可能出现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者休克。一般把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称之为阿司匹林哮喘。
所以阿司匹林并不是一个保健药,而是一个治疗性的药物。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确定,服用的时候需要监测不良反应。如果在服药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的停药或者更换相关药物。#阿司匹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7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