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急性缺血性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死因,存活患者75%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
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
年,卫生部调査结果显承,我国40岁以上的脑卒中人口超过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缺血性卒中占80%,构成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目前,静脉使用r-tPA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但治疗时间窗窄,仅为4.5小时。致使超过时间窗的病人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另外,对于大血管闭塞及心源性栓塞所致卒中,静脉溶栓的血管再通率较低,治疗效果欠佳。如颈内动脉闭塞的再通率小于10%,大脑中动脉M1段的再通率也不超过30%。
近年来随着介入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血管内治疗显著提髙了闭塞血管再通率,延长了治疗时间窗,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血管内治疗包括:动脉溶栓、机械取栓和急诊血管成形术。动脉溶栓通过微导管在血栓附近或穿过血栓直接给予溶栓药物,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药物用量,降低颅内及全身出血风险,但该方法耗费时向长,有些栓子药物难以溶解。
机械取栓和急诊血管成形技术出现相对较晚,其优点包括:
避免或减少溶栓药物的使用,对于大血管闭塞及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具有更髙的血管再通率,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的治疗手段。
获取全文
请扫描下方南京白癜风皮肤病研究所白癫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5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