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又是一年元月时,冬日的北京迎来了五湖四海的宾朋。年1月26日上午,一年一度的中华医学会学术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马晓伟,常务副会长赵玉沛、驻会副会长李五四及副会长和学会办事机构领导等,世界医学会等多个国际和地区医学组织代表,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代表,以及中华医学会各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各地方医学会秘书长、部分医疗机构代表等共计余人共襄盛会。本次年会主题是“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中国医学发展”。
▲马晓伟会长作主旨报告
本次共邀请到了学会会长、副会长、办事机构领导;第二十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理事;各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各地方医学会秘书长;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代表;部分国际和地区医学组织代表;部分医疗机构代表;办事机构部门负责人等共计余人共襄盛会。
▲美国医学会会长大卫·奥林·巴比作特邀报告
中华医学会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医学学术团体,百年来始终传承“爱国为民、崇尚学术、弘扬医德、竭诚服务”的核心价值理念,年年会显著加大了学术报告的比重,充满了学术气息。
本次大会邀请中华医学会16个专科分会主任委员报告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8个综合学科的最新进展,以及结核病、高血压、脑卒中等8种重大疾病的防治进展。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崔丽英教授代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出席此次会议并作报告。
崔丽英教授在大会上作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进展”的主题报告。报告回顾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的发展历程,截止目前共成立14个学组、5个协作组、1个中青年委员会。
在介绍中国脑卒中流行病方面的研究进展时,崔教授指出:“近30年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最新卒中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出血性,地域分布呈“北高南低”趋势,农村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缺血性卒中亚型的分布:中国与欧美人群存在差异”。
同时,崔丽英教授详尽介绍了我国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和二级预防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她说:“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将rtPA静脉溶栓写入中国指南,使我国静脉溶栓率逐年增加,医院普及,年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卒中,支架取栓获得明显获益,改写中国指南规范和推进了血管内治疗从而开启脑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时代;重视脑血管病的早期康复介入”。在二级预防方面“CHANCE研究:中国人群高危TIA/小卒中双抗治疗安全有效;SMART研究规范化二级预防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卒中复发,改善预后”。
▲崔丽英教授代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发表报告
崔丽英教授站在国际的前沿,从学科建设、最新医学进展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思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作为我国学术领域权威的学术组织,在神经病学领域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专题报告令与会者受益匪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l/1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