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卒中有两个观念:一个是因脑卒中通常被称作“脑血管意外”,于是人们认为脑卒中是突然发生而难以预防的观念;另一个常见观念是认为,脑中风是年纪变老的自然结果,无法防治。
提起脑卒中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过于乐观,我还年轻、我感觉很好、我的周围没有这样的病人,自然脑卒中离我很远;另一种却很悲观,脑卒中病人活得没有尊严、人生没有意义,于是交待一旦我得了脑卒中就让我去吧。
那么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脑卒中?
1、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也称为“脑血管意外”,俗称“中风”、“脑梗”,是指有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属于急症,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害,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造成并发症或导致死亡。脑卒中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以及经济负担高的特点。
2、脑卒中有哪些类别?
在临床上,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出血性脑卒中包括临床上诊断的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常用的诊断分类名词较多,包括脑梗死(或脑梗塞)及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功能障碍及坏死。有4个原因可以导致缺血性脑卒中:血栓、栓塞、系统性供血不足和静脉血栓。缺血性脑卒中占中风的70%~80%,突然发生脑梗塞会使患者死亡或残疾,大多数家属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意外。但专家认为,脑梗塞病人大多有脑血管狭窄的基础病变,如果能提前通过超声或血管造影发现脑血管狭窄,及时疏通血管,就能预防突发脑梗塞。
出血性脑卒中
颅内出血是颅骨内任何地方的血液积累,出血直接进入脑组织,形成一个逐渐扩大的血肿。脑出血常发生在小动脉,常见病因有高血压、外伤、出血疾病、淀粉样血管病、非法使用毒品和血管畸形。血肿不断扩大直到周围组织限制它的扩大,或出血进入脑室系统,脑脊液或软脑膜而解压。脑出血30天之后的死亡率是44%,高于缺血性中风,甚至高于非常致命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3、脑卒中有哪些危害?
我国是脑卒中高发病率国家,发病率平均约为/10万人口,年死亡率为/10万人口。以此推算,全国每年新发病例至少在万人以上,每年死亡最低也要超过万人。脑卒中发病或死亡与年龄密切相关,世界发展中国家脑卒中首次发病年龄比发达国家早15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升高,35岁以后,年龄每增加5岁,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增加接近1倍。
脑卒中让人可怕的是它的高致残率,这一点要超过癌症、心脏病等任何疾病的危害。一旦出现脑卒中损伤的不仅是血管,还有神经结构。我国存活的脑卒中患者约有?万,其中3/4的患者都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度致残约占40%以上。患者一旦得病,或生命不保,或瘫痪在床。自己不能再工作不说,常常还需要护理。时间一长,患者本人感到痛苦,家属也被经济和精神上两副重担压得不堪重负,痛苦难当。
l医疗费用迅速上升
l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患者致残严重
l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4、为什么脑卒中发病率高?
脑卒中高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诊疗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与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的增多有关;但是,更主要的因素是与经济发展以后居民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持续大幅度上升,导致脑卒中发病年龄的前移及发病人数增加有关。
5、为什么说认识脑卒中很重要?
鉴于脑卒中的危害,积极开展脑卒中的人群防治早已为许多国家所共识。目前各国采取针对高危个体和全人群干预两种模式。两种模式首先需要认识脑卒中,并重视脑卒中,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提高健康意识,促进健康理念。
为了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世界卒中组织将每年的10月29日定为“世界卒中日”,每年设定一个主题,全世界各国都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各种相关活动。世界卒中日宣言着重阐述6项主要目标:
l充分调动各界力量预防卒中,把预防卒中和预防心血管病、认知障碍的工作结合起来;
l建立跨学科卒中医疗队伍;
l把知识转化为行动;
l开发新的研究方法;
l教育公众主动参与;
l建立全球合作。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过去几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和行动口号,并请您开始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0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