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cerebral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
1
快速判断脑卒中症状
脑卒中患者多会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清和肢体无力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快速判断是卒中救治的第一步,也是是赢得抢救时间的关键。
脑卒中识别只要牢牢记住一句口诀“中风”——1看(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2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0听(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如果身边有发生上述情況的患者,应立即拨打并医院。
2
4.5小时“黄金时间窗”
脑卒中患者救治就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越早越好。如果患者能在发病后4.5小时“黄金时间窗”内溶栓,能够在发病后6小时内获得取栓治疗,可大大减少残疾的比例,挽救生命。
取栓治疗是应使用可回收支架的机械取栓治疗或使用抽栓导道做吸栓治疗,这是通过介入微创的方法(仅需在大腿根的皮肤上做一个3毫米的小口)将一种新型的取栓支架或抽栓导管送入血管到达闭塞部位,拉出血栓或吸出血栓,使血管迅速开通,大脑立刻恢复血液供应,风险较低、且预后较好。
如果能在发病6小时内到达有资质、医院,通过药物和介入手术进行快速有效地救治,很多患者甚至可以达到完全康复。对发病6小时以上的一些患者,医生借助CT或MRI能鉴别出来那些患者脑部尚有较多的可救脑组织,此类患者在6小时以上开通血管同样可获益。
3
脑卒中防治重在预防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酗酒、吸烟、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以及相对少见的危险因素如心源性脑梗死、偏头痛、口服避孕药、脑动脉炎、遗传性脑血管病等,因此制定个体化卒中防控方案,提高脑卒中防治认识水平,做到早期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规范化诊疗脑血管病,可以有效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
日常生活中,吃肉多、吃盐多,“硬菜”多、喝酒多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脑卒中的也有一定的关系,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还应从建立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开始。
蒂菌康!胜吃药一筐!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殿疯长在那里白癜风精准疗效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