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第一天
整体康复理念与脑卒中基本知识
伴随着连云港的绵绵细雨,结束了第一天的培训课程。作为一名康复治疗师,在现今的康复大环境下,一直在努力转变着、寻找着自己的康复思维。从初出茅庐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模式到慢慢了解要把患者始终当作一个整体,了解每一个问题的出现和障碍的存在都不是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再到今天李瑞炎老师所讲的16个整体康复理念。脑子里慢慢的整理着自己对康复所理解的一个个碎片,慢慢的整合到一起。
十六个理念,有的熟悉,有的模糊,有的新鲜。不管是个人的不足,还是现实环境的考量或不得已,亦或是地域的分别,我认识到我所参与的康复欠缺着太多规范的东西,所做的康复教育还很滞后,团队的观念也不足以应对现今康复的要求,这是对不足的很客观的认识。每每外出学习到新知识,新理念后,时常就会问问自己,很多时候,患者满意了,但自己对自己所做的康复治疗真的满意了吗?
“每个人都有权利变成生活自理的专家。”-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康复哲学。
“永远不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员,而要成为一个专业的治疗师”-我想这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对于那些扛大腿、做按摩一类的话最有力的回答。
以前不会认为患者功能的缺失对其带来的影响属于康复诊断,会想,但想不到这算诊断。更多的时候会认为患者障碍的发现才是。以前发现一个问题,才会去想本体感觉,而没有把本体感觉当作影响患者功能障碍很重要的一个点而着重考虑。再思考,对于李瑞炎老师在骨关节动态再程序化这个理念中举的一个例子,现在治疗中我也会告诉一些平台期、后遗症期的没有经过系统正规训练的患者,要想学到正确的,先要忘掉错误的,就像录入一段带有错别字的语句,要想通顺,得先delete。但现实治疗中,还是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是否允许,经济是否允许有长期的治疗周期,是优先考虑年长的患者安全的自理还是先考虑其正确的运动模式,这应该就是目标的设定问题了。曾经听过授课老师说,对于康复目标要aiminghigh,但我所认识的康复现状是,很多患者可能等不到high就已经不得已出院结束治疗了。最后可能结果是半途而废,新的正确的没学会,自理很勉强。也许是地域经济水平的禁锢,或许是文化观念的不同,亦是治疗思路、治疗水平的限度。联想到今天所说的brunnstrom,李老师说了制度、体制的问题,为什么brunnstrom我们还是再说,再用,甚至再传授。结合自己上面的想法,觉得现实还是有其土壤,也许brunnstrom更能在我们一天需要治疗15-20个患者的量产下,可以更快的让患者看到效果,让其满意的最好方法吧。尽管这应该不是一个专业的治疗师想要看到的。相信这些个问题,在后面的学习中会有更正确的理解更深的体会。
最后想说,做一名康复治疗师容易,但做一名优秀的、称职的康复治疗师不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谢谢李瑞炎老师,谢谢顾绍钦老师!以及能认识各位老师级的同学我感到很荣幸!
第二天
评估(SOAP)和目标制定(SMART)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世界是多样的,就好像今天胡建平老师讲的病史的个体化,每个患者都有其思维、行为的个体化差异,他们的需求、理解、认知、功能障碍均不同,“一百个病人会有不少于99个康复目标”。而世界又是统一的,我们要用SOAP去评价病人,用SMART去制定康复目标,用PEO去指导我们的康复治疗,这是规范,这是标准。
大脑一天的高能量消耗,很疲惫,换句好听的话说是很充实。听课,反思,总结,再反思。。。我的工作中缺失了太多规范的东西。就好像最后看的视频中去寻找运动学习的分类。之前做过很多运动再学习的技术操作,平时也会在治疗中指导患者去学习如何正确的做出动作,引导出动作,但不知道患者接受的是显性学习以及隐性学习的重复性条件反射,不知道踝阵挛的控制运用的是隐性学习里神经适应的非联合形式,不知道给予患者的是外源性反馈与正性反馈。也许对于大多数患者,我当时要做的目的达到了,效果也有,但那只能说是经验,却不是理论,不是思维。缺乏理论支持而只依靠经验的做治疗,一定会出错。每天都在看患者,却没有真正好好观察过患者,或者说只观察了专业性的东西而没有观察整体和细节,主观判断太多,忽略了一直存在的客观事物,培养胡老师所说的侦探思维,任重道远。
至于评价的信度,经过了今天的学习,怕是我连以前的自己都不信了。
认知评定中认识到认知缺陷是每个人都有的,因为认知是有限的,但认知障碍是需要找出的;心肺功能这种基础支持评定的重要性;关节活动度评定这种躯体评定的优先考虑意义;肌张力、肌力评定自己需要规范的地方;感觉-轻触觉评定棉签的正确选择;平衡评定三级平衡观念的改变以及初、高级自动态的认识;步态评定对于人体进一步的了解;ADL评定对于患者无法完成项目的重视。这些都是在今后康复工作中需要完善和规范的地方。评定量表只会告诉评定者结果,而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得到这个结果。那是指标,指出问题或评价治疗是否有效。治疗师的思考与分析才能让其更有意义。
”人长大后,我们便太在意别人对我们的想法了。“这句话胡老师今天说了3次。在说患者对于运动学习时学习困难而影响运动表现的情感因素,同时也在说我们自己。一个人有认识的不足,可以去学习,可以去培养思维方式,培养做出正确康复诊断要有的临床思维,去认识康复诊断决定治疗方向,康复功能改善的进度决定治疗时间这样的逻辑关系。就像他举的一年级学生去四年级学习的例子,目标的设定虽基于实际可行的考量,不跨级,但可挑战。
回想昨天的问题。我想无论患者的生活现状如何,设定适合他的目标并正确的评价和治疗才是治疗师正确的选择。而Brunnstrom适于评价而不适于治疗我也会熟记于心。
谢谢胡建平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4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