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对于脑卒中,你了解吗?
也许,从来没有哪一个疾病,能像脑卒中一样,瞬间就让人失去生活的尊严:口眼歪斜,四肢麻木,甚至于瘫痪在床。
那么,如何防治“脑卒中”呢?有没有一些防治误区需要我们避免呢?
防治“脑卒中”,千万别走入这些误区
误区一:我年轻,身体挺好的,不会得中风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认为脑中风是老年病,我年轻,身体挺好的,每年也去体检,所以肯定不会中风。
其实,在人的一生中,任何年龄都会发生卒中,它的发病不分性别和年龄。
而且,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几乎毫无征兆,不到1/3的患者有短暂性缺血发作的历史。
误区二:将颈动脉筛查和脑卒中筛查划等号
很多患者认为,颈动脉检查等于脑卒中筛查,颈动脉有斑块就会发生脑卒中。其实,这种想法不对。
脑卒中筛查是一个综合过程,脑血管、颈动脉等检查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脑卒中是否发病还要看它具不具有危险因素。
所以,即便是有颈动脉斑块也不要过于紧张,它不一定就意味着卒中。
误区三:有些食物或动作是防止卒中发生的“灵丹妙药”
对于养生保健来说,有时候规律生活甚至超过科学本身。任何食物,真正有效的其实不多,最好的食物还是我们每天吃的蔬菜水果。
预防中风最有证据的运动是快走。但根据美国健康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剧烈运动会增加脑出血,因此运动也要有限度。
误区四:阿司匹林可以预防任何卒中的“万能药”
临床上,医生推荐的阿司匹林是因人而异的,肯定不是任何人都能吃。
一般下列人员适用阿司匹林:已经发生过心脏病的人;45岁以上的女性;有多重危险因素,未来发生心血管病风险高的人。
脑卒中的防控措施是综合的,阿司匹林只是众多预防中的一环。
虽说阿司匹林的地位很重要,但也不要忘了遵医嘱服用其他的药物,他们也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误区五:和吃药相比,输液更有效
不少患者认为输液比吃药更有效,事实却未必如此。在中风早期,输液有明显效果的并不多。
在我们国家的指南里,几乎也没有输液这一条。防治主要还是以他汀类、抗血小板和降压类药物为主,只有溶栓时才需要静脉输液,不恰当的输液只会加重病情。
误区六:活血=疏通血管=防治中风
有些患者经常吃一些活血补品,认为就活血了,就可以溶解血栓了。这也是错误的想法。
目前,溶栓药物的品种很少,也都有相应的治疗最佳时间段,而且溶栓风险很大。活血药物不能溶栓,不能疏通血管。
误区七:病好了就不用吃药了
这种想法非常错误,中风的复发率很高,5年复发率是30%,1/3的人因为复发而再住院。
做过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的患者,得分越高越要坚持吃药。
而且,中风后肢体康复即便康复了,血管却未必好转,还有堵塞存在的可能,所以应遵医嘱坚持服药。
预防脑卒中,不妨这样做
1、坚持规律运动
规律运动需要做到平均每周进行4小时以上中等强度以上的体育运动,比如快走、骑车、网球、跑步、游泳等。
2、合理健康饮食
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
我国饮食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是近年来我国脑中风高发的原因之一。
3、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
根据研究显示,不健康的心态导致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增加2.2倍。
#脑卒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