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地苯醌对
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
1
病例:.8-.8住院的脑卒中后肢体障碍的患者95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
用药: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等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艾地苯醌90mg/d,2组疗程均为6周。
观察指标:
肢体运动功能评定(上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MBI);
评定及记录时间:用药前、治疗3周、6周。
1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6周后的FMA(上、下肢)、MBI得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3周后的MBI得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6周后FMA(上、下肢)、MBI得分均明显升高(P0.05)。
艾地苯醌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更佳,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其一旦发生。可造成患者躯体残疾。据统计,有70%的生存者有程度不同的残疾存在。发生急性脑血管病变时,由于血管闭塞或出血,脑组织因失去血供或血肿、水肿压迫,出现缺血、缺氧状态,乳酸生成增加,线粒体的能量受损,ATP生成不足,体内抗氧化物减少,自由基生成增加,自由基清除酶活性降低,最终导致缺血中心区细胞坏死,周边区水肿,形成半暗带。这种病理过程必然导致中枢神经受损,下运动神经失去中枢神经的支配。临床表现为失语症、运动和感觉障碍及共济失调等局灶性神经受损症状,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严重时,长期卧床,需他人完全照顾。
目前,脑卒中的治疗除超早期溶栓等特异性治疗外,更强调整体化治疗,如支持疗法、对症和早期康复治疗,并对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减少复发,但因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未能在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恢复血供。脑组织急性缺血状态无法得到及时缓解,最终导致脑组织坏死。
艾地苯醌是一种短链苯醌,是辅酶Q10的合成类似物,易通过血一脑屏障,并作用于细胞内的线粒体,提高线粒体的呼吸活性和葡萄糖利用率。另外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减轻自由基对细胞的功能损害。同时,具有保护线粒体膜、抗氧化和抗感染作用,是脑能量代谢的一种改善剂。
FMA评分:上肢66分,下肢34分,满分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运动功能越好;
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MBI):其内容包括吃饭、洗澡、修饰、穿衣、大便、小便、上厕所及床上转移、活动、上与下楼梯10项,其评分标准:0~24分为极严重功能障碍,25~49分为严重功能障碍,50~74分为中度功能缺陷,75~99分为轻度功能缺陷,分完全自理。
范小艳.艾地苯醌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14(12):22-23.
艾地苯醌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
治疗白癜风出名医院北京哪能治好女性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9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