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日前,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主办的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七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在京开幕,北医院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的授牌。会上,该院院长张允岭指出,中医能够参与对脑卒中防治的全程管理,通过建立自我辨识筛查系统,进行征候规范化研究和推进中医健康促进和综合干预方案,实现对脑卒中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近年来,北医院在脑卒中防治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探索出“三级目标人群”模式,让中医药参与脑卒中防治的全程管理。他们通过早期筛查认知障碍高危人群,建立“一级目标人群”,能够实现“早发现”;通过专业检查,早期诊断认知障碍患者,建立“二级目标人群”,对中医证候进行规范化研究,形成常见证型评分标准,可以实现“早诊断”;通过选择适宜的认知障碍患者,建立“三级目标人群”,在社区推行中医特色健康促进方案,验证包含药物干预与健康促进的中医综合干预方案的有效性,确保实现“早治疗”。
年,医院参与了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工程”,并把中医证候学研究纳入工作重点,目前已完成高危人群筛查1.4万余人次,随访例,覆盖北京市丰台区8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允岭与其团队设计的中医证候学调查表和《脑卒中毒损脑络与解毒通络中医综合方案》,为卒中中医个体化防治方案的确立提供了依据。
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杨明会指出,中医证候、体质特点和高危因素对指导中医药早期介入基层患者脑血管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卒中急性期的治疗阶段,中成药、中药注射剂被广泛使用且已成为代表性的一线用药,但中医疗效评价缺乏高级别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其科学性是中医现代化和全球化的瓶颈。张允岭发现,在卒中急性期,“毒”主要表现为火毒,火毒是卒中进展加重的原因,临床上应用清热解毒与活血联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已成为代表性的一线用药。由此展开了卒中急性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从临床疗效、分子机制、药代动力学等全面评价和验证了清热解毒配伍活血的疗效及内在机制。
会上,《中国缺血性中风中成药合理使用指导规范》同期发布。据编写组组长张允岭介绍,该《规范》是在前期相关指南的基础上,吸收最新研究证据、结合中国国情、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可操作性为原则编写的。编写内容重在阐述中医临床思辨过程,通过中成药示范推荐,启发医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和运用,尤其适用于西医医生使用,该《规范》还需要在临床使用中不断修订完善。
葛酮通络胶囊,活血化瘀。用于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淤血痹阻脉络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语言不利,头晕目眩,颈项强痛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埂塞和腔隙性脑埂塞见上述证候者。
推荐阅读
?葛酮的真实世界!
?年中药大品强品牌,你做过几个?
?中药大品数据中心上线,个中药大品种入围
赞赏
长按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专项基金援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hl/1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