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脑梗死、脑栓塞或脑出血。
脑卒中病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50%以上,尤以急性期常见。病人常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常因误吸导致肺部感染,重者直接窒息导致死亡;也可因进食困难而引起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表现为严重营养不良而影响病人康复。对吞咽功能早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是降低死亡率、改善康复结局的重要环节。
吞咽障碍的临床特征症状
⊙病人主诉吞咽困难
⊙言语不清
⊙说话时声线常夹有泊泊声
⊙持续的流口水
⊙进食时流质食物从嘴角流出
⊙进食时食物滞留在口腔、咽喉
⊙吞咽时有咳嗽
⊙进食时须要多次重复吞咽动作
⊙进食/喝水时经常发生哽塞等症状
⊙呼吸困难
⊙反复肺
评估方法
⊙口准备与吞咽阶段的功能评估
⊙饮水测试
⊙吞糊测试
⊙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ESS)
洼田饮水测试
方法:先让患者单次喝下3茶调羹水(2mL、3mL、5mL,如没问题,再让其一次喝下30mL水,观察呛咳情况,试验分5级。
判断标准:
Ⅰ级:能不呛地一次性饮下,且时间小于5s,正常;
Ⅱ级:分两次饮下,不呛咳,可疑;
Ⅲ级:能一次饮下,有呛咳;
Ⅳ级:分两次以上饮下,有呛咳;
Ⅴ级:屡屡呛咳,难以全部咽下。
简易吞糊测试
传统方法:备mL凉开水,加入凝固粉搅拌将水调配成浓度不同的五个稠度档,取其中50mL,让病人取端坐位,5mL茶匙喂食,若病人出现呛咳,清喉咙,声音变浑浊,吞咽延迟或不吞咽,经皮血氧饱和度2min内下降超过4%,判断该次吞糊测试失败;无以上情况发生视为该次吞糊测试通过。
安全喂食技巧
进食的体位:能坐起的患者可坐直,头稍前倾,身体倾向健侧。不能坐起者取躯干30°仰卧位,头放在正中位置,颈部和头部向前微倾,偏瘫侧肩部垫起,喂食者位于病人健侧。这种体位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有利于食团向舌根运送,减少鼻腔返流及误吸的危险。进食结束后维持床头抬高30°~40°,保持30分钟,防止食物返流。
食物的选择: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程度选择。先选择密度均匀又适当黏性而不易松散变形、不易在黏膜上残留的食物,如果冻、鸡蛋羹等。吞咽功能有明显改善时改为碎状食物,如粥,最后普食和液状食物。兼顾色、香、味、热量和温度,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食物中由于水的流动性大,患者更易引起呛咳,是吞咽障碍饮食管理难点。在进食汤、水、牛奶等稀薄流质时加入适量的凝固粉使溶液变成不同浓度的糊状,保证进食液体的安全,减少误吸率,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食具的选择及进食量:选择薄而小的长柄勺子,入口量先以3~4ml开始,然后酌情至1汤匙大小,量约10~20ml。
进食时对舌肌麻痹致搅拌失灵者,可将食物团送至舌根部,随之用匙轻压舌根部,引起吞咽反射将食物吞下。对伴有面瘫的患者食物易潴留在颊部,应把食团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或让患者自己用手托下颌,使口唇合拢,舌稍缩回附着上腭,再进行咽下运动。
进食速度:喂食要耐心,速度不宜过快,空吞咽与进食吞咽交互进行,每次进食吞咽后应反复几次空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然后再喂下一口。
进食过程的观察护理:观察咀嚼、吞咽的速度,有无呛咳,进食量及所需帮助的程度,疲劳程度、生命体征及面部表情等。有的患者进食时不张嘴,这时要从牙缝中倒入一匙水,刺激其张口。为防止误咽,在进食时嘱患者吸足气,吞咽前与吞咽时憋住气,使声带闭合封闭喉部后再吞咽,吞咽后咳嗽一下,将肺中气体排出,以喷出残留在咽后部的食物残渣。床边备吸引器,以防意外。
进食注意事项:进食时保持注意力,不要看电视,不能讲话,以免呛咳。进餐前后保持口腔清洁,防止食物残留口腔。鼓励患者自己进食,指导进行有效的咳嗽,防止吸入性肺炎发生。
喂食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哽塞征象,如:噎塞/清喉咙、呼吸不适、咳嗽、声音湿、吞咽延迟、鼻返流、流眼水等症状,一旦发现,应立刻停止喂食并采取紧急处理。
赞赏
长按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倍他米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hl/10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