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危害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高血压患者也在寻找各种降压的方法,但是,血压不能过度降低,如果血压偏低,也可以引起脑卒中,世界卫生组织对于高血压的诊断具有明确规定,但对于低血压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明确,一般认为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即可认为低血压。
低血压一般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对于生理性低血压,虽然血压测量值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症状,经过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以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身体健康,一般常见于运动量较大人群或重体力劳动者,也可见于体质瘦弱的老人。
病理性低血压一般可伴有头痛及头晕,睡眠不良,记忆力减退,精神欠佳,饮食欠佳等症状,但也有人无明显不适。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血压下降,导致血液循环缓慢,人体远端毛细血管灌注不足,以至于组织细胞缺氧和营养供应不足,以及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的排泄障碍。病理性低血压长伴有其他系统疾病,可急性起病,如休克、脑卒中、心梗等,也可以慢性起病,如营养不良等。
临床研究表明,低血压是无症状性脑梗死、进展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或慢性的低血压均可能导致脑梗死,如老人腹泻后继发脑卒中,就是由于大量脱水,造成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降低,脑灌注不足,再加上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等不良血管基础,大大增加了卒中发病风险。长期低血压,血液流动缓慢,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胆固醇等物质易于聚集,形成微栓子附着于血管壁,若微栓子脱落则导致脑栓塞;或栓子慢慢聚集,堵塞血管,引发卒中。
那么发现低血压我们该怎么办?
1.适当加强锻炼
俗话说,管住嘴,迈开腿,有规律的坚持适量运动,将会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如果您血压偏低,则应根据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例如保健操、太极拳、散步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调节血压。
2.调整饮食
每餐不宜吃得过饱,以免造成回心血量过少出现餐后低血压;低血压的人群每日晨起可饮些淡盐水,并增加饮水量,提升有效循环血量,从而提高血压。饮食营养方面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
3.病因治疗
如果发现血压偏低且症状较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找病因,对症治疗。低血压患者不宜长期卧床或站立,老年人体位改变时切忌动作过快过猛,以防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甚至摔倒。
医院神经内一科王洋医生提供转载
医院神经内一科
联系-、
急救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hl/1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