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优惠 http://m.39.net/disease/a_5796518.html
百年博济医路同行
近年来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血管疾病在人口死亡原因中居第一位,年我国城市和农村脑血管病的时间点患病率分别为/10万,/10万。遂宁大约万人口,粗略估计10年前,城市和农村人口各算50%的话,大约有2万5千人,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人们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这个患病率每年在以8.75%的速度在增长,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致使大量的家庭因病致穷,给社会带来了严重问题,同时,高昂的医疗费用也给国家医保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脑血管病(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中风)危害极大,致残率超过50%,其中大约70%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约30%是出血性脑血管病。今天我们邀医院脑血管病科的副主任医师幸文利、副主任医师张波、副主任医师潘飞豹、吴雨娟主管护师,聊一聊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知识。
本期嘉宾
医院脑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幸文利
医院脑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波
医院脑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潘飞豹
医院脑血管病科主管护师吴雨娟
什么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脑梗死,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包括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脑梗死分型主要分为五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病因型。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是脑梗死最主要的三种病因。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可能和哪些因素相关呢?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有很多,这其中又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等因素。常见的可控因素包括有以下方面: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基础心脏疾病、吸烟、过量饮酒、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过度的精神压力及抑郁等。
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症状复杂,它与脑损害的部位、缺血的血管大小、缺血的严重程度、发病前有无其他疾病,以及有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等有关,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即无症状性脑梗死;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或眩晕,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者不仅可以有肢体瘫痪,甚至可以急性昏迷,死亡,如病变影响大脑皮质,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可表现为癫痫发作或者胡言乱语、性格改变等表现。
如何预防中风事件的发生呢?
目前脑卒中的预防分三级:一级预防:是指病因预防,首次卒中发病的预防,即对有卒中倾向、尚无卒中病史的个体,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各种可控危险因素,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生的目的,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主要预防措施包括:1、高血压血压是脑卒中和TIA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包括限制食盐摄入量、减少膳食中脂肪含量、减轻体重、适当体育运动、减少饮酒量及长期坚持降压药物治疗。2、吸烟吸烟者应戒烟,可用尼古丁替代品及口服戒烟药3.控制高血糖和高血脂4.对于心房颤动的患者,应根据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危险分层、出血风险评估、医院是否可以进行必要的抗凝监测,决定何种抗栓治疗。5.对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处理6.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二级预防:1.告知已经有脑缺血或脑梗的患者,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适当采取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2.合理运用抗血小板药物3.心房颤动的重要并发症是心源性脑栓塞。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能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使脑卒中发生风险下降60%以上,4.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除内科药物治疗外的主要治疗手段
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对于已发生卒中的患者采取相应康复措施,预防疾病并发症,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有哪医院检查了呢?
脑中风常见的早期症状有:(1)突发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2)突发性意识障碍,失语,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或迷惑。(3)突发性行动困难,头晕,或失去整体平衡。(4)突发性一侧或双目视觉障碍,如一过性黑蒙:也就是眼前发黑,但数秒后又能恢复,或视物模糊、视物缺损。(5)突发双眼一侧凝视。(6)突发性并无明显原因的头痛,凡出现上述一种或一组症状时,应警觉地意识到问题可能发牛在大脑。人的大脑细胞本身没有能量储备,每时每刻都需要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和氧。一旦大脑供血的血管分支发生堵塞,接受相应血管供血的局部脑区就像断电的机器,立刻停止运转,也就是说这部分大脑所分管的神经功能就会出现障碍。这时,患者如果处于清醒状态,便会感到出现了问题,好像一部分身体已经不属于自己,不再听从自己支配了。
对于非专业人士如何快速评定患者可能发生了脑梗死,从而快速送病人就医呢?这里有一个简单快捷的办法,即中风迅速识别脑卒中三步法:其中“1”代表“看脸是否对称”,“2代表是否存在一侧手臂或腿无力”,“0”代表“聆(0)听讲话是否清晰”。也是以大家熟知的医疗急救电话号码,更方便记忆。如果怀疑脑卒中,可拨打急救电话。出现以上任意一个症状,卒中发生的可能性为72%,1分钟内即可判断,有助于最快时间内识别卒中。
如何去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呢?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脑中风最重要的依据并不是影像学检查结果,而是临床症状。主要包括:1)病史采集;2)一般体格检查及审计系统体格检查;3)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4)脑病变检查及脑血管检查,平扫头颅CT、多模式脑CT、常规MRI,颅脑CTA、MRA或脑血管造影可了解脑血。
如何治疗呢?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也叫脑梗死,早期治疗与发病时间有密切关系,所以对时间要求很高,所谓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用在超早期治疗脑梗塞。超早期(发病6小时以内)药物溶栓治疗可能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在专业溶栓医师指导下,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尤其以发病4.5小时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最好,相对出血风险较小。脑血管再通率可达50%。如果溶栓效果不佳,可以行手术治疗进行补救,超早期手术治疗:1、医院可在DSA直视下进行超选择介入动脉溶栓。2、机械取栓治疗。简单介绍下这两种手术情况,动脉溶栓就是在股动脉插入血管鞘,然后置入导管,到血管闭塞的位置,导管内给溶栓药物,这样药物可以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减少全身的药物副作用。机械取栓治疗也是股动脉穿刺,在DSA直视下同样将导管至血管闭塞部位,置入支架,回拉血栓,也可辅助抽吸技术,抽吸血栓,抽吸技术是最新的国际国内采取的急性血管内治疗技术,这样血管再通几率可达90%以上,以保证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及时恢复。那么发病时间超过6小时怎么办?中国卒中学会组织国内本领域专家通过查阅文献,反复讨论,在DAWN、DEFUSE-3等试验支持下,推荐了发病6-24小时取栓治疗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通过我们专业取栓手术医师的指导下完善相关的脑血管检查并进行各种评估,比如:缺血半暗带的大小,ACG、ASPECT评分等,符合条件的患者在发病24小时以内均可以接受急诊机械取栓治疗,提高血管再通率。目前国内有部分大中心在尝试发病超过24小时的部分患者血管内治疗,已取得一定程度的成绩,相信以后急性脑梗塞的患者能够得到更大的帮助。
颈动脉狭窄引起脑卒中是怎么回事呢?
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脑卒中早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的美国就有人做此研究,他就是美国心脏外科MichaelDeBakey教授,是第一个进行颈动脉斑块切除来治疗脑缺血性疾病,并取得成功的医生,而后在上世纪的90年代初期,在北美洲及欧洲所进行的两大实验(NASCET: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实验;ECST:欧洲颈动脉外科手术实验)几乎同时证实进行颈动脉斑块切除可以有效的降低脑卒中的发生,而后随着材料学、工程学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也在不断的发展,相应的颈动脉狭窄行支架植入手术,也可以起到防治脑卒中的作用。目前我们脑血管病科在全市甚至在全省范围内很早开展了这两类手术,也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当然对于一些小的斑块或是狭窄程度轻的颈动脉患者我们建议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及调脂药,以及相应基础疾病的药物),并严密随访颈动脉超声,若狭窄程度加重或反复出现脑卒中,建议做颈动脉内膜切除或者是支架植入术。
国家对缺血性脑出血出台了哪些相关的政策呢?
在我国,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城乡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针对这种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的疾病控制,国家也采取了很多相应措施。医院成立了卒中中心,加强危险因素的筛查,尽早采取一级预防措施,规范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诊疗,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支持下,由首都医科医院牵头组织,全国十多个省(直辖市)上百家单位参与的CHANCE研究,历时5年,实施完成了大型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研究,有望改写目前国际上的Samper试验,该研究为急性轻度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方法(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使患者发生或复发卒中的几率较传统的单抗治疗(阿司匹林)降低了32%。应用该研究成果,有望每年为我国减少10万例卒中发生或复发患者,以每例患者直接住院医疗费用约2.5万元计算,每年可为我国节省约25亿元医疗费用。
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活中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健康生活四要素主要有:首先是合理的饮食,饮食要多样化,三餐一定要有规律,多吃素菜,少吃肥腻,以及不要吃高盐食物,是非常关键的,而我们每天食盐摄入量在6克即可,其实我们可以食用一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低盐低脂饮食。
我们的膳食中有许多低脂低糖的食物;如荞麦、小米、番薯、苦瓜、冬瓜、菠菜、胡萝卜、芹菜、空心菜等等,还可以多吃一些海鱼,黑木耳、黑芝麻、西红柿;因为常进油腻,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是导致与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血栓形成引起脑中风发作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应限制动物脂肪和不吃动物内脏。还可以常吃些有降脂、降胆固醇以及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作用的食物;如小米、绿豆、黄豆、酸奶、香菇、大蒜、洋葱等等都是比较适宜的。当然,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绿叶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助于保护血管壁,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减少脆性,防止出血,对预防和减少脑中风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平时也应该及时的补充水分,那么适量的运动也很重要,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比如一些步行、太极拳、慢跑、做操、跳舞、骑车等有氧运动。不主张做一些太过剧烈的运动,更要避免过度劳累及超量运动。
还有就是尽量减少抽烟喝酒的次数,烟如果实在戒不了的,要逐量减少5支/天以下,饮酒量也不能超过50度白酒90毫升,4杯啤酒,那么平时不喝酒的可以尽量不喝。
最后一点则是要保持一个心态的平和;劳逸结合,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保持乐观稳定的良好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中老年患者常见的疾病,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发病后的前六个小时是治疗的黄金时间,如果身边有人发生脑卒中,请尽快到具医院就诊。
你已来到文章结尾,继续下拉可以留言或点赞哦
信息来源:听遂宁
编辑:新锐
编审:熊焰
点击标题查看近期热点资讯警惕这些症状,不让胸痛变“心痛”这个奖,实至名归!遂宁市医学会血液病专委会年学术年会
孩子长不高?医院儿童生长发育义诊活动要开始啦!预约报名有福利!
百年博济码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hl/14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