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不良的生活习惯,错误的观念。
脑卒中(脑血管病)俗称中风,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的威胁和损害极大。《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显示:年全国因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2.8%。脑卒中患者致残率和复发率非常高,已成为我国国民健康“主要杀手”。我国脑卒中仍以每年近9%的速率上升,死亡率数倍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推算,到年,中国将有万脑卒中病人。
为什么脑卒中发病率如此之高?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错误的观念是最主要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同时发生巨大改变,高吸烟率、摄入热量过度、过量饮酒、膳食高盐、缺乏体育运动等不良习惯普遍流行,造就了我国目前出现了庞大的患病或亚健康人群,在影响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当中,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糖尿病正位居前列。然而这些因素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令许多人并不觉得这会对健康造成多么重要的影响,这种错误的观念也成为了“隐形杀手”。
高危:常见于中老年人,寒冷天气要警惕
秋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发病于秋末冬初气候骤变的时候。主要是因为低气温降低体表血管弹性,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外界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激素分泌增多,血压升高,脑血管缺血;寒冷还易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浓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从而发病。另外,寒冷天气会降低呼吸道抵抗力,引发急性炎症,急性炎症通过一系列生物生化反应,或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甚至促使斑块破裂,大量的炎性介质会破坏血液系统,凝血失衡,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在寒冷季节时,有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的老年人须格外注意防病,注意保暖,常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晒太阳,天冷时减少户外运动。
中老年人是脑卒中的主要患者群,临床资料显示2/3以上的脑卒中首次发病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这并不能说明年轻人就可以高枕无忧:现在,脑卒中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在年轻群体中也开始愈发常见的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高脂肪饮食等等都是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青年人也应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筛查致病因素并给予相应治疗,主动远离脑卒中。
预防:从小养成好习惯,高危因素早重视
在所有疾病中,脑血管病所引起的致残率是最高的。因此卒中患者相对于其他疾病患者,需要更多的日常护理和生活帮助,这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非常沉重的负担。而这可怕的疾病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专家建议:大众要纠正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意识的避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另外,对于体内已经形成的病理变化,如颈动脉斑块造成狭窄等,要引起重视,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及早发现疾病问题,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建立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更是越早越好
动脉硬化的病理往往从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这主要与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过高、高糖饮食导致肥胖有关。高血脂和肥胖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从幼年开始,适当控制高胆固醇及高糖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养成不偏食、不过量饮食的习惯;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对人的一生健康都极为有益。
筛查:40岁以上都要做8项因素可评估
脑卒中的筛查对预防疾病发生有重要作用,专家建议,年龄超过40岁的人都需要进行筛查。根据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工作流程,依据以下8项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1.高血压病史(≥/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
2.房颤和心瓣膜病;
3.吸烟;
4.血脂异常或未知;
5.糖尿病;
6.很少进行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锻炼≥3次、每次≥30分钟,持续时间超过1年;从事中重度体力劳动者视为经常有体育锻炼);
7.肥胖(BMI≥26kg/m2)
8.有脑卒中家族史。
具有≥3项危险因素,或既往有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评定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具有<3项危险因素,但患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之一者,被评定为脑卒中中危人群;具有<3项危险因素,且无慢性病者为脑卒中低危人群。高危人群需要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医院咨询。
温馨提示:
推荐几种预防脑卒中的食物:牛奶、香蕉、葛根粉、松针、土豆、大蒜等。
生活中如何预防脑卒中:注意保暖、不宜晨练、进补要适度、心态平衡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白癜风医院上海哪家好治疗皮肤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hl/1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