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以肥胖、血压升高、血脂、血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临床征候群,会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1]。具有以下3项或以上即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1)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2)血压增高:血压≥/85mmHg和(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3)血脂异常:空腹甘油三酯≥1.7mmol/L,空腹HDL-C1.04mmol/L,或确诊血脂异常并药物治疗者;4)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2]。
在我国,18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自年(13.8%)至年(18.2%)逐年增高。横断面研究中,其患病率随年龄递增,至60~69岁达高峰。中国人群研究显示,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相比,代谢综合征患者10年心血管病风险增加1.85倍,缺血和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分别增加2.41和1.63[2]。因此,对代谢综合征的干预势在必行。医院心血管内科开设了我国首家有规模、有详细规划方式的心血管代谢门诊,对患者的各项危险因素进行个体化综合管理,从而提升患者危险因素的达标率,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减少患者到其他专科及亚专科的就诊次数,提升就诊的方便性、依从性及满意度。在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中,我国患者以合并高血压最为常见(65.4%),其次为血脂异常(男性高脂血症53.6%,女性低HDL-C血症49.4%)[2]。对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管理目标,在最新版的各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均未给出明确的推荐。究其原因,可能考虑到伴随不同的临床疾病,其血压目标均有差异,且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和治疗的复杂程度也会影响目标血压的设定。年,SPRINT研究结果发表,提示在心血管高风险患者(排除了糖尿病和既往卒中患者)中,强化降压(治疗后平均收缩压.4mmHg)与传统降压目标(治疗后平均收缩压.2mmHg)相比,可使患者的全因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分别降低27%与25%[3]。该研究促使版ACC/AHA高血压指南将高血压定义更改为≥/80mmHg。该指南指出对于确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如果合并心血管疾病或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10%,血压目标为/80mmHg(I类推荐);如果没有其他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的因素,血压目标定为/80mmHg可能也是合理的(IIb类推荐)[4]。而对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大多存在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因此,可能更严格的降压治疗会使患者获益更大,但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证实。版ACC/AHA高血压指南及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均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降压治疗进行了单独的讨论。指南均指出对于此类人群最优的治疗方案尚不明确,应结合每位患者合并症情况个体化制定方案。中国指南推荐优先应用ACEI和ARB类药物,尤其适用于伴糖尿病或肥胖患者;也可应用二氢吡啶类CCB;若患者伴心功能不全及冠心病,可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2]。ACC/AHA高血压指南指出对该类人群应谨慎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因为会增加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尿酸血和增加新发糖尿病,但目前没有数据证明噻嗪类利尿剂用于这类患者会带来心血管和肾脏恶化。β受体阻滞剂则可能导致血脂异常或糖耐量下降,以及减肥能力下降[4]。版ESC/ESH高血压指南指出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尤其当联合用药时,与易感人群(主要是代谢综合征患者)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应谨慎应用[5]。单片复方制剂(singlepill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hl/1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