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由于疾病造成的功能障碍及在治疗中的废用、误用,可引起多种继发障碍,如骨质疏松、肩痛、肩手综合征、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脑卒中的继发障碍多由卧床时间长、训练和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延缓了康复过程,影响康复效果。
1骨质疏松
脑卒中偏瘫后长期卧床,负重减少会造成继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可引起一系列症状,易致骨折,且预后较差。骨折通常发生在偏瘫侧,这主要是因为患者更易向偏瘫侧跌倒且偏瘫侧骨质疏松更为严重的缘故。脑卒中、后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早期康复训练和必要的药物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手段。
2中枢性疼痛
脑卒中患者出现疼痛可能是原有疼痛症状恶化,也可能是脑卒中的直接后果。脑卒中后疼痛包括由于痉挛、肌肉无力造成的关节痛、头痛、中枢性疼痛及肩痛。对疼痛的预防、评价及治疗应贯穿于整个康复过程中。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发生率为2%~8%,是一种表浅的、烧灼样、撕裂般或针刺样的感觉,通常因触摸、接触水或运动而加重。
3肩痛
肩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以发生在脑卒中早、中、后期,通常发生在脑卒中后两、三个月,发生率为5%~84%。脑卒中后肩痛有很多原因。粘连性关节囊炎、拖曳压迫、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肩外伤、滑囊炎、肌腱炎、肩轴撕裂及异位骨化等都有可能引起肩痛。不适当的肩关节运动还会加重损伤和肩痛,如双手做高过头的肩关节运动,会造成过度的肩部屈曲外展,损伤局部关节囊和韧带而引起肩痛。肩痛影响患者的主动康复训练,妨碍患者ADL,患者情绪低落,影响睡眠和休息。疼痛抑制了肌肉活动,使主动运动更加困难。这种恶性循环阻碍了偏瘫侧肩功能的恢复,可限制拐杖或轮椅的使用,关节疼痛还会掩盖运动功能的改善,从而进一步阻碍功能恢复。医务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早期适当的处理,可以预防肩痛的发生;应注意患者卧床、坐轮椅时的体位以及在训练中正确的辅助方法,在活动上肢之前,要特别注意进行肩胛骨的放松,并应用躯干旋转以抑制痉挛;应鼓励患者坚持进行上肢自我辅助的锻炼。肩痛的治疗包括改善肩胛骨活动度、体位摆放、增加被动活动度及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肩关节运动,来逐步改善患者的症状。功能电刺激有治疗和预防肩痛的作用,早期治疗效果更好,慢性期则无效。冷却疗法可减轻慢性期肩痛的发作程度。Bobath疗法虽然尚无证据支持对肩痛有效,但仍然常被用来减少疼痛、水肿、改善循环、软组织弹性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未完待续)
医院(江北院区)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最好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jc/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