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人们也常称之为“中风”,是指脑局部血液循环急性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是一类常见的可致残或致死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现如今仍有很多人认为,脑卒中是一种老年性疾病,对其并不是很重视。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家庭、学习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不良的生活方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在青年人群中普遍提前,使脑卒中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在青年人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青年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发展。所以,脑卒中的年轻化,应成为当今社会不能小觑的大事件!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年龄<45岁人群发生的脑卒中为青年脑卒中。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酗酒、糖尿病,其他常见危险因素还有性别、遗传因素、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粘稠度、心脏病、口服避孕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偏头痛、心理因素。脑卒中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病,有较高的复发率,且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也成倍的增加。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我国城乡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0万,年死亡率为80-/10万,存活者中7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40%为重度残疾,脑卒中的复发率达40%。同时,WHO最近的统计调查显示:脑血管发病率中青年人所占比例为(48-)/10万,美国青年人所占比例为.8/10万,国内报道其患病比率为13.44%。而近10年的观察与分析发现,脑卒中逐渐呈年轻化的趋势,发病年龄前移,有的甚至发生于20~30岁的青壮年。
其临床特点呈现复杂多样化,依脑损伤的部位、大小和性质的不同,其临床上可表现为:①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偏身感觉(浅感觉和深感觉)障碍、一侧视野缺失(偏盲)和偏身运动障碍;②交流功能障碍,表现为失语、构音障碍等;③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障碍、注意力障碍、思维能力障碍、失认等;④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等;⑤其他功能障碍,如吞咽困难、二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等。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得出,脑卒中逐渐年轻化已绝不是耸人听闻了!并且,当一个青年人患上脑卒中,其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将带来的利害关系也非常清晰!那么,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去避免?
由于脑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差,如全脑组织完全中断6秒,即可意识丧失,5分钟最易损的神经元细胞即可出现不可逆的损伤。10~20分钟大脑皮层出现广泛的神经元坏死。而且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数量、形式及性质近年来都发生着较大的变化,致使青年脑卒中发病机制及其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多样化。
因此,脑卒中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第一,做好脑卒中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尤其对高危人群,提高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识意义重大。
第二,对于2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测血压1~2次,3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体检一次,包括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尤其对于肥胖、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家族史者,应增加监测次数,并应该监测颈动脉超声、TCD、心脏超声等。
第三,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5以下,减少晚餐热量的摄入。
第四,增加心肺功能锻炼,坚持步行,每周至少锻炼3次,每次锻炼应达1小时左右。
第五,戒烟限酒,多食蔬菜、水果、粗粮,保持大便通畅。
第六,避免熬夜,精神紧张,洁身自爱,避免乱交,固定性伴侣,做到家庭和睦,心态平和,对预防脑卒中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做好预防,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脑卒中远离我们的生活!
(撰稿人:龚之)
白殿的图片白癜风怎么诊断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jc/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