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脑卒中(二)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脑血管病每年新发病患者约例,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而卒中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卒中的危险因素可以预防约80%的卒中。因此老年人特别是有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病的人在日常生活行为中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饮食要清淡。
有研究显示,每天增加进食一些水果和蔬菜大约可使脑卒中的危险降低6%。《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南》建议:限制食盐摄入量(<8g/天),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小于mg,提倡多吃蔬菜、水果、各类牛奶、鱼、豆类、禽和瘦肉等,使能量的摄入和需要达到平衡。
二、适度增加体力活动,不要超量活动。
经常运动的人患卒中的几率明显减小,以每天快走30分钟为例,患脑卒中的危险可降低30%。快走是指12分钟内走完1公里的距离。增加体力活动的方法和形式有很多种,比如骑自行车、慢跑、爬山、太极拳等。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和洗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每次活动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最好能长期坚持。
三、克服不良嗜好。
如吸烟、酗酒、久坐等。据报告吸烟者脑卒中的危险值是不吸烟者的2-3.5被,如果吸烟和高血压同时存在,脑卒中的危险性就会升高近20倍。同样酗酒或过量喝酒对健康的影响也非常大,其不仅损害肝脏、心脏,而且是高血压的独立发病因素,因酗酒脑卒中死亡者为不饮酒的三倍。因此克服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四、保持情绪平稳。
心理状态不正常的人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扰乱内分泌的平压、糖尿病的疾病,而许多脑卒中的病人同时患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愈后及生活质量。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十分重要,应做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有排解苦闷的方式和场所;多于他人交流沟通消除寂寞烦恼;加强学习,关心自己,宽慰自己,保持心理平衡。
以上四点就是我们的“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也是脑卒中预防的主要内容。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防止体位的突然改变;注意气候变化;每天饮水要充足;看电视上网等不要太久。只要我们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相信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明显下降。
策划:袁卫国
总编:璇儿
编辑:亚丽
白癜风应该注意什么白癜风遗传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