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增加,脑卒中进行治疗后,致残致死率虽然有所降低,但仍存在多种并发症,严重制约患者的预后。下肢静脉血栓(DVT)是脑卒中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下肢。
脑卒中患者由于肢体活动障碍,卧床时间延长,日常活动减少,成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患人群。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继发性肺栓塞则是导致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因素。急性肺栓塞致死率高达25%~50%,而90%死亡患者源于四肢深静脉的栓子脱落,尤其是位于下肢深静脉的血栓,故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DVT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病因
下肢静脉血栓是由于下肢静脉内血液非正常凝结,导致静脉管腔阻塞,血液回流受阻而引发的一种临床病症,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指凹性水肿,肢体周径比健侧增加1.5倍以上,有压痛感,背曲施以阻力可加重疼痛。据相关研究表明,脑卒中容易并发静脉血栓,尤其多见于下肢。患者瘫痪、血液高凝、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及血管内异物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1)脑卒中患者往往因为肢体偏瘫致使下肢静脉肌肉泵作用丧失,血管舒缩减弱致使患者下肢血流速度缓慢,血栓风险大增;
(2)瘫痪患者卧床时间较长下肢活动少,增加了患者血液回流时间,提高了血栓形成风险;
(3)脑卒中患者应激反应使机体儿茶酚胺和白细胞水平提高,血小板聚集性以及血液凝固性增强,进而形成血栓;
(4)降温毯和股静脉置管也可引发静脉血栓;
(5)脑卒中患者合并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或者昏迷,饮食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
(6)大面积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进行甘露醇静脉滴注往往引起患者血液浓缩,黏滞度增高,进而形成继发血栓;
(7)在患肢静脉输液或者行静脉留置针,可能导致静脉内膜损伤,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导致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患肢疼痛、肿胀,呈现显著的凹陷性水肿,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受限,皮肤淤血,皮肤温度升高。
护理措施
1.观察与治疗
A.观察早期DVT症状患者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整体护理评估,必要时测量两侧肢体相应的不同平面的周径。
B.观察肺栓塞症状如出现肺栓塞症状,应立即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报告医生处理。
2.治疗与护理
A.患肢体位DVT发生后,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患肢抬高20~30cm同时膝关节微屈15°,腘窝处避免受压,患肢制动,局部禁止按摩,可予以湿热敷,以缓解血管痉挛,减轻疼痛,促进炎症吸收。
B.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药物溶栓时首选患肢静脉,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在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穿刺点、鼻腔、牙龈、皮肤等有无出血,有无黑便或血性呕吐物,有无意识模糊、偏瘫性失语等,并密切注意凝血机制,下肢DVT后1~2周内最不稳定,血栓极易脱落,要警惕PE的发生。
C.出血的护理用软毛牙刷刷牙,如齿龈出血时可用冷水漱口,鼻出血时可压迫鼻根止血或局部冷敷或用0.1%盐酸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对于穿刺点出血,于穿刺点上方约1cm处压迫止血,渗血量较大时,于压迫止血后再在穿刺点处加1~2块2cm×2cm的明胶海绵加压包扎,并加用沙袋压迫.
D.心理护理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减轻其焦虑情绪,加强患者的社会支持。
治疗体会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血栓阻塞了某支深静脉,致血栓远侧的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组织淤血,多见于四肢,尤其是两下肢,也是致命性肺栓塞的主要原因。静脉淤滞、内膜损伤和高凝状态是公认的DVT三要素。脑卒中患者,尤其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其本身疾病即是在DVT三要素上发病的,且脑卒中后,由于四肢无力和偏瘫而致卧床和制动,发生DVT的危险性更大。因此,防治DVT应是诊治脑卒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提高护理人员对DVT的重视及相关知识的掌握
DVT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重视DVT的预防,了解DVT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后果,提高对脑卒中患者发生DVT的警惕性。脑卒中患者多为高龄老人,常合并高血脂症,因此,饮食上应注意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视情穿长筒弹力袜或绑弹力绷带,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可有效地预防DVT。
观察与溶栓护理
每日认真观察患者四肢的一般情况,尤其是偏瘫的上、下肢,如颜色、粗细、光泽等,并记录。一旦发现四肢有异常改变,应及时报告医师。注射溶栓药物时,选择患肢较大静脉准确穿刺,防止药物漏出血管,有条件可用微泵注射,调节注射速度,定时巡视,保证溶栓药物达到最大疗效。
肢体运动
偏瘫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症状,是由于脑卒中急性期锥体束损害的结果。患者偏瘫侧上、下肢肌张力减低,肌力减退或丧失,病理性制动易致静脉血淤滞和发生DVT,需要早期、定时和反复对瘫痪肢体作被动运动,既有利于促进瘫痪肢体的早期康复,也有利于DVT的预防。本科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仰卧位及其他体位的变换,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每日做床上各关节伸、屈被动运动4~6次,每次10min,并进行轻柔而有节奏的按摩。发生DVT的患肢抬高15~30°,对伴有活动时疼痛较剧的患肢,活动幅度开始不可过大,速度缓慢,动作轻柔,循序渐进,待瘫痪肢体一旦有肌力的恢复,则鼓励患者尽全力在床上做瘫肢关节的主动屈曲和伸展,这样不仅有助于病变侧皮层运动功能的重建,也有利于瘫痪肢体或DVT患肢早日康复。
脑卒中患者是DVT高危人群,特别是合并重度瘫痪者,多数脑卒中患者的DVT累及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出现一系列综合征,给患者的生命、生活及工作带来影响。
参考文献
张东风11例脑卒中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经验体会Jingyantihui《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第26期(总第期)年9月页
千艳丽,马虹(陕西核工业医院骨三科陕西咸阳)中国美容医学年
7月第21卷第7期(下)-页
叶碧云,潘小华,林影(医院,浙江温州 )脑卒中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护理与康复年8月第3卷第4期-页
本期编辑:Belle
本文系治疗白癜风权威的医院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1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