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负担影响的调查分析
阮征 刘芳
————————————————
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北京
作者简介:阮征(-),女,北京,本科,护师,从事老年神经科护理工作
通信作者:刘芳,E-mail:Liufangbeijing@sina.com
摘 要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方法将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宣教、知识指导等多种方式的协同护理干预。运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照顾者压力量表评定照顾者的负担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干预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及照顾者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协同护理干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照顾者的压力,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及照顾者的负担水平及原因,指导患者及照顾者养成良好的康复及生活习惯,以减轻其负担,促进康复。
关键词 协同护理; 脑卒中; 照顾者
脑卒中是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是目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候群,影响了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1]。目前,脑卒中患者大多需要家属的照顾,照顾者大多为患者家属的一员,但是患者家属往往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照顾时手忙脚乱,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影响了患者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我们对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进行协同护理干预,进而探讨协同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负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12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首次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及照顾者共100例。患者50例,照顾者50例。按照患者住院病房号进行分组,单号病房患者及照顾者为对照组,各25例共50例;双号病房患者及照顾者为观察组,各25例共50例。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我国脑血管诊断标准[3],并经CT/MRI证实,均为首次入院。(2)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3)知情并同意参与合作及检查。(4)无智力及精神障碍。(5)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外伤、大面积脑梗死、严重失语、肢体废用及不能交流者。患者平均年龄(64.5±8.6)岁,住院时间(42.6±5.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照顾者纳入标准[4]:(1)年龄18岁以上。(2)为患者的家庭成员。(3)每天照顾患者时间≥4h。(4)承担患者的主要照顾任务,有多人照顾的选取1名照顾患者时间最长的作为主要照顾者。(5)意识清楚,无沟通障碍及理解障碍。(6)排除精神病者及不能合作者,排除收取照顾费用的陪护人员。照顾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及照顾者 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及治疗,并且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护士对患者及照顾者的疑问及问题进行常规解答,不进行系统的指导及干预。
1.2.2 干预组患者及照顾者 接受协同护理干预,干预前各护士进行系统的培训指导,以保证较高的可信度,同时在实施期间进行不定期质量控制以保证干预结果可比性。
1.2.2.1 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肢体情况、肌张力等,为照顾者提供患者卧床期、离床期、步行期等各时期的康复技能指导;同时介绍患者的生命体征、出入量、营养等的记录方法;若患者病情突发改变应知道及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5]。
1.2.2.2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指导照顾者及时、正确地为患者进行翻身拍背,以免压疮产生;及时更换被褥等以防止感染;协助患者多饮水,促进痰液的排出。
1.2.2.3 训练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指导和训练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在患者能坐之后逐步练习吃饭、洗涮、更衣、排泄等日常活动,嘱患者尽量用患侧肢体进行锻炼,能做的不能由他人帮助,由简单到复杂,由粗到细、循序渐进进行训练。
1.2.2.4 社会支持系统的运用 指导照顾者有效合理的利用其他家庭成员如亲属、同事、朋友等,对患者进行支持鼓励,鼓励患者合理发泄负性情绪,减少焦虑、不配合等现象的发生。
1.2.2.5 介绍患者病情 医护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将患者的疾病状况、康复情况、预后等告知照顾者,使照顾者心中有数,避免不必要的猜疑和事故发生。告知照顾者,通过自己的照顾能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及早康复[6]。
1.2.2.6 心理护理[7] 由于患者突发疾病,照顾者一时难以接受,往往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与照顾者进行主动、积极沟通,进行换位思考,协助照顾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避免消极应对;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建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使患者康复的信心;耐心倾听照顾者的倾诉,以解除其心理压力。
1.3 评价指标
1.3.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Barthel(ModifiedBarthel Index,MBI)指数评定[8] 通过对患者进食、洗澡、穿衣等10项日常活动的独立程度进行打分,测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满分为100分,总分>60分为良,生活基本自理;60~41分为中,有功能障碍,需要帮助;≤40分为差,依赖较明显或完全依赖。分值越低表示自理能力越差。Cronbachα系数>0.75,评定者之间信度0.95~1.00。
1.3.2 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中文版(Zarit Care-giver Burden Interview,ZBI)[9-10] 评估照顾者的负担,包括照顾者健康状况、精神状态、经济、社会生活四个维度22个条目,每项分值0~4分,总分21~40分表示无负担或轻度负担,41~60分表示有中到重度负担。Cronbachα系数为0.87,信度较好。
1.3.3 照顾者压力量表(Caregiver strain index,CSI)[11] 从社交、经济、身体、工资和心理方面评估照顾者的压力,共13个条目,“是”得分为1分,“否”得分为0分,累计得分≥7分,表明有照顾压力,分数越高,压力越大。
以上量表的测量及评定均有经过专业培训的2名主管护师对患者进行讲解并测评,主管护师未知患者的分组情况也未参与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及出院前进行测评,量表当场收回,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珚
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见表2。
3 讨论
协同护理干预是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或家属提供跨学科的合作,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鼓励患者及家属自身参与健康管理,发挥护士作为协同者的角色,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人力[12]。目前,我国脑卒中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发病急,家属缺乏相关的经验,因此在住院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家属的照顾相对欠缺。这就需要患者家属参与其中进行协助照顾。研究[13-14]显示:对患者及照顾者进行协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减轻家庭负担。
3.1 协同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负担的影响脑卒中患者发病后身体功能受限,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产生,影响了治疗及康复的有效进行。研究[15]表明:通过协同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脑卒中患者住院后,照顾者相对缺乏经验,因此我们对照顾者进行协同护理干预,告知本病的相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