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提升护理人员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规范性,保障护理质量及安全,营造“落实标准、践行标准”的氛围,医院高质量发展。年中华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团体标准T/CNAS13─《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标准解读会议(河南站)于年5月21日医院科教大厦4楼多功能厅顺利举行,来自郑州市近20家医院的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
开幕式
大会开医院副院长孙培春主持
医院院长邵凤民介绍了百年省医发展的概况及省医护理质量管理成效。他指出,作为新时期的护理工作者,应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学习,用标准作为行为依据,促进护理学科发展,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河南省医学会秘书长王伟代表河南省医学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期望通过本次会议,深入解析《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标准,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引领护理团队发展。同时,希望全省护理工作者对照标准,夯实根基,筑牢防线,提升能力,促进护理专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吴欣娟指出:标准是护理工作的依据,是评价护理服务质量的准则,是促进护理同质化的基础。中华护理学会分别于年和年共发布19项护理团体标准,在促进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广大护理人员用规范、标准的护理服务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需求,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标准解读
标准解读环节由医院护理部主任张红梅、河南省护理学会内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苗金红主持。国家卫健委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么莉深层次、多维度讲解了如何应用数据指标进行质量管理及如何用标准促进护理工作科学发展。强调了护理团体标准的重要性以及标准化严谨的过程,并指出下一步应培养专门人才,加快护理标准立项,跟踪标准的实施,积极推动标准的贯彻。中华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素讲述了该标准严密、严格制定的过程,以及全国专家艰辛的涵审过程,并从标准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静脉溶栓给药、病情观察与监测等5个方面对标准进行了深入解读。
标准实践
标准实医院副院长杨磊、医院护理部主任张亚琴主持。
中华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红就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常见出血并发症及如何监测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了静脉溶栓后护理的各项观察要点,指出护理观察在静脉溶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医院医院总护士长冯英璞结合临床案例从执行标准背景、执行标准计划、执行标准过程、执行标准成效、优化流程五个方面为我们讲解了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团体标准的实践过程。
医院内科学部护士长王爱霞对关于“落实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标准助力卒中中心建设”做出了指导,分享了落实标准在卒中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
闭幕式
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黎明主持闭幕式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团体标准的制定聚焦核心内容,基于循证,落地于执行。相信全省护理同仁们定会以此次标准解读会为契机,开启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实践标准化、同质化、精益化的新篇章,为我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提升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字
陈真真贾启曼李柳
美编
邓丽娜朱怡芳
审校
张红梅寇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