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积淀,愈久弥新。-,医院走过近一个甲子的岁月,医院人开拓进取,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医疗为一体医院。
让我们继续这场时光的旅行。回首曾经走过的路,领略医院发展进程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在历史传承中,开启新的希望。
医院拥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急诊医学科、老年病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培育项目是全省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最多的单位。
神经内科一、创科伊始──山西省神经病学奠基者
山医院神经内科专业创建于年,是山西省成立的第一个神经内科专业,也是山西省神经病学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发源地。当时神经医院大内科,设10张床位,由李文铎主任任组长。李文铎主任于-年就读于川至医专(山西医科大学前身);-年在湖南医学院神经精神科进修;-医院神经内科学习班学习,学成后返回组建医院神经内科专业组,临床工作仅由李文铎主任一人负责。
年山医一院神经科正式成立,病房独立,李文铎教授任主任,医师有杨水亭、王文卿、武进安。吕翼茹任护士长。年成立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包括神经内外科和精神科),李文铎教授任主任,郭增藩教授任副主任,之后神经内科又陆续增加了牛淑贤、顾华清、魏慧茹、李建峰、安子华、吴建群、李玉环、张慧芳、魏利华及针灸医师李子丰等13人。同期成立临床检查室。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神经科已经形成了覆盖神经内外科和精神科的综合性科室,人才梯队和科室规模居当时国内前列。60年代末,是全省唯一一家能够进行吉兰-巴雷综合症临床急救的科室;对一些神经系统疑难病、罕见病的诊治也达到了较高水平。
年神经内外科医疗及行政工作分开,神经内科由李文铎教授担任科主任。年,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成立,李文铎主任任首届神经内科主任委员。年神经内科被国务院学位办授予山西省神经病学专业第一个硕士授权单位,全国第二批神经病学硕士培养单位,李文铎教授成为山西省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
二、科室发展──山西省神经病学先行者
年魏利华教授任神经内科及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科室形成了以魏利华主任为核心的新一代医师团队。年神经内科独立成立病房,设30张床位,并开设格林-巴利氏综合征特护病房以及专家门诊、专病门诊。脑血管病、脊髓病、脱髓鞘病等许多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水平较前也大有提高。为了专业的深入开展,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了主要研究方向,分为脑血管病组、癫痫病组、老年痴呆病组、精神病组。年,神经内科搬迁至旧门诊楼,床位增加到50张,医师增至16名。开展了脑血管病、癫痫、痴呆、精神病等病的专病门诊。各专业组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其中电子计算机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等研究项目,属国内先进水平;与山西中药厂共同研制了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口服药“脑宝”。
20世纪80年代,经省卫生厅医院、医院神经内科成为一院神经内科分院病区,医院均建立起神经内科专业病房。
山医院神经内科于年成立脑血管病研究所(院办所)。癫痫病组研制了速效止痫喷雾剂,用于癫痫的急救和自救;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获得成功,属国内首创;认知功能障碍学组研制了治疗智能低下的中成药“醒脑康”;这些研究均获得了科技成果奖。90年代初,神经内科成立疑难病会诊中心,由神经内科医师及省内外著名专家组成专家组,每月组织一次疑难病会诊。临床检查室于年配置当时最先进的日本光电脑电图。90年代中期,神经内科建立了开放式重症管理病房,内设10张床,由专门医师和护理人员负责。年成立神经内科二病区,增设床位20张。年神经内科被评为山西省医学重点学科。
三、再攀高峰──山西省神经病学领军者
进入二十一世纪,医院神经内科新的领导集体精诚团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发奋图强,薪火相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今的神经内科已是誉满三晋,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年11月牛小媛教授任神经内科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年马静萍教授、李新毅教授、年郭军红教授分别被任命为科室副主任。
1人才培养是科室发展的根本保障学科带头人
牛小媛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中青年名医。现任一院神经内科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重症协作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常委,山西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参编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专家共识及五部卫生部规划教材。是《中华神经科杂志》审稿专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神经科学杂志》编委,《中国脑卒中杂志》编委。对神经科的脑血管病、帕金森氏病、神经心理等都有深入的了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获省科技厅科技进步应用三等奖一项,目前主持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四项。
从年开始神经内科陆续选送十四名本科室医师赴英国、中山医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引进博士毕业生两名,本科室培养硕士研究生数百名。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神经内科现有医师31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0名,博士研究生学位者1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人数及博士学位人数均位居全省之首。技师8名,护士70名(硕士研究生2名)。
2医疗水平、服务水平、硬件设施并驾齐驱
年5月医院神经内科搬迁至1号住院大楼,床位扩展到70张。建立了管理规范、设施先进的封闭式重症监护室,设床位8张,三级医师固定管理重症病人,专职护理人员20人,监护室配备系列抢救设备,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均属省内一流,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提供了保障。同时成立神经康复室,对恢复期的病人进行正规系统的训练,有物理治疗师3名,语言治疗师1名,建立了卒中单元。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医院之首,科室在原有脑血管病、癫痫、痴呆专病门诊的基础上,又开设了帕金森病、记忆障碍、神经肌肉病、脱髓鞘病等专病门诊。
年成立神经病学研究室,设有神经病理、神经免疫、神经电生理、神经遗传实验室。几年来实验室开展了多种肌病、神经系统部分遗传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和临床诊断工作,使科室从临床型迈向临床科研型学科。
年牛小媛教授任山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年神经内科成为国家卫医院,科室组成由7名医师、5名护士及23名研究生参与的流调小组,对山西部分乡镇2万余人进行了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的流调工作,首次对吕梁地区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的原因及其与脑部病变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取得可喜成绩,至今共发表SCI论文4篇。
年科室进一步发展壮大。神经内科病房由1号住院楼搬迁至5号住院楼,开设床位张,神经内科专业划分为7个亚专业,形成了以脑血管病、癫痫、神经免疫、神经肌肉病、神经变性病、神经重症、神经系统感染为主的七个亚专业。各亚专业学科带头人均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脱髓鞘病、神经肌肉病、神经重症三位学术带头人分别担任相关专业的全国学组委员;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病、神经系统感染,脱髓鞘病、神经肌肉病、神经重症学科带头人为中国医师协会专委会委员,科室多位专家参与编写了国家级专家共识及指南。
3创新神经内科科学诊疗工作
近五年神经内科开展了许多新工作,如:神经肌肉病组开展多种肌肉病、周围神经病活检,是山西省唯一能进行此项检查的科室,属国内先进水平;神经免疫组主要进行脑脊液炎性因子的研究工作;脑血管病方面超声诊断夹层,TCD生理盐水发泡试验等在省内开展最早,与神经外科合作开展了超声监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外动脉支架成型术等,完成例数居山西省同专业首位;癫痫病人长程脑电监护确定痫性病灶,与神经外科合作术中脑电监护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神经重症开展脑损伤评估,年被国家卫计委授予“脑损伤评估中心”,年开展昏迷及吞咽困难患者盲插鼻肠管术,成功率达80%以上,接近国内领先水平;认知功能障碍及帕金森病人的康复工作走在省内前列,开展痴呆患者认知康复训练、创建帕金森太极训练营,改善痴呆及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4临床、科研、教学并重
多年来医院神经内科在临床、科研、教学方面均走在省内前列。年至年有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近20项,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三部,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SCI论文4篇,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省高教厅一等奖一项。通过省卫计委重点学科复审再次被授予省重点学科。
年-年神经内科每年发表SCI论文两篇,每年新增科研项目2-3项,年申报成功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参编国家十二五教材两部,获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年12月19日医院神经内科被国家卫计委授予“建设高级卒中中心”,已上报中国医师协会确定为山西省神经内科医院,是山西省唯一的一家。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医院神经内科将秉承前辈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未来的舞台上,精诚团结、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为谱写医院神经内科新的华章而努力奋斗!
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瀹舵渶鏉冨▉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幓鍝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