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脑卒中?如何识别?
脑卒中,也称中风,指由于脑血管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所致的脑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脑卒中最常见的识别方法——“中风”。
二、卒中后吞咽障碍有何表现?
1.口腔准备期及口腔期:
口角歪斜;面颊嘴唇无力;食物漏出或遗留在口腔内。
2.咽期:
食物或液体吞咽困难、反复吞咽;吞咽后呛咳;喝水前后声音改变。
三、筛查试验
(改良洼田饮水试验)
1.试饮:用注射器依次抽取1ml、3ml、5ml水放入患者口中,嘱其吞咽,观察有无明显呛咳,如有则无需进入下一阶段,如无则进入下一步测试。
2.饮水试验:试饮无问题,让患者按照前面要求一口咽下30ml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
3.结果判断
(1)分级标准
分级
评价
Ⅰ级
可一次喝完,无呛咳
Ⅱ级
分两次喝完,无呛咳
Ⅲ级
可一次喝完,但有呛咳
Ⅳ级
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呛咳
Ⅴ级
常常呛咳,难以全部喝完
(2)诊断标准
正常:在5s内喝完,分级在Ⅰ级
可疑:饮水时间超过5s,分级在Ⅰ~Ⅱ级
异常:分级在Ⅲ、Ⅳ、Ⅴ级
目前这种方法得到了延伸,将饮水筛选试验与血氧饱和度测定相结合,两者联合评价的准确率高达95%。
四、吞咽障碍的常见危害
常见有误吸性肺炎、营养不良等,严重时可引起窒息、死亡。
五、康复训练方法
1.口腔前准备期、口腔期训练
(1)口颜面训练
①面部运动(每天3组,每组每个动作10次)
②舌肌训练(每天3组,每组每个动作5-10次)
2.咽期
①温度刺激训练
方法:采用自制冰冻棉棒(生理盐水浸湿后-4℃冰冻1~2h)直接刺激咽部、上下牙齿的咬合面及内外面、两侧面颊部等,然后嘱病人做鼓腮、呲牙、空咽等动作,每次做5-10组,餐前进行。
②吞咽模式训练:
a.呼吸训练:进行腹式呼吸,患者卧位屈膝,将双手置于上腹部,用鼻吸气,以口呼气,体会吸气时腹部膨胀、呼气时腹部凹陷的感觉,卧位熟练后可转为坐位。
b.咳嗽训练: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指导患者先充分咽气、憋气,然后用力咳出,帮助患者有效排出呼吸道异物。
六、进食护理小技巧
1.基本情况评估:评估患者是否能配合进食,是否可自主张口、闭合、咀嚼、吞咽;
2.进食体位选择:能坐起的患者尽量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卧床患者应取仰卧位,床头抬高30-60°;
3.进食顺序:采用先易后难的原则,可先从浓流质、糊状食物逐渐到稀流质、软食和普食;
4.一口量的设定:指最适于吞咽的每次入口量。一般正常人:流质1-20ml,果冻5-7ml,糊状食物3-5ml,肉团平均为2ml;
5.食物放置位置:放在病人口腔中最能感受到食物的位置,一般放在健侧舌的中后部或健侧颊部;
6.进食速度及时间:主张慢速喂食,避免两次食物重叠入口;一个进食过程最好控制在30min以内,以免引起患者进食疲劳,产生厌烦情绪;
7.诱发吞咽反射:进食前给予咽部冷刺激;把食物送到口中时,用匙子向舌部施力增加感觉;可采用冷热食物交替喂食;
8.进食后检查:患者每餐进食后均需查看并清除病人口腔内食物残留,有无呛咳及咳痰并认真、彻底清洁口腔。
注:本文为原创,若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原创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哪家医院白癜风好治白殿疯是怎样确诊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1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