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已经过去,节日里家人朋友免不了大吃大喝、尽享佳肴、不加节制。除了这些,还要打牌娱乐、熬夜守岁,殊不知这一顿操作猛如虎,却为身体埋下了隐患。上述这些“随性”的行为,再加上情绪激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可能导致脑卒中“不期而至”。
脑卒中即脑中风,被视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前者更为多见。其实脑卒中在发作之前也会有一些征兆,拉响警报给人暗示。比如,出现一过性偏侧肢体麻木,有些患者会说自己的身体“突然麻了”,或是做饭、刷碗时“手上没劲儿”,甚至端不住碗筷。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有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表现。
当然,也有的信号会更“隐秘”一些,比如说话时忽然结巴,走路时腿打软,出现走路困难等等。这些表现可能转瞬即逝,也可能反复发作,甚至逐渐加重,大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医院就诊。尤其对于高血压、心脏病以及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突然出现头晕头痛、口眼歪斜、流口水、说话不清、肢体麻木无力等表现,很可能是脑卒中。
我们大家都知道,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治疗基础疾病,改善生活方式等措施,来应对“卒”不及防。具体来说,中老年朋友应注意以下几点:
防患于未然
1.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5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