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救治是一场生死时速!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见这样一群人,上肢屈曲,像手上挎一个篮子;下肢伸直,走路一步画一个圈。这种“挎篮画圈”的走路样子就是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常见的步态。今年70多岁的老王就是每天以这样的步态围着小区溜达,走上十多米就会休息一会,待体力恢复些后又继续走。老伴曹阿姨一直陪伴在左右,看护着。“不活动不行啊,要不肌肉就萎缩了。”曹阿姨颇为无奈地说“爱人患脑卒中已经5年,由于当时没有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耽误了救治时间,落下了后遗症。每天除了溜达外,基本干不了什么活,已经失去了自理的能力。”
与老王相比,66岁的董师傅还算是幸运的。“二年前在厂子里干活,突然腿脚没劲瘫坐在了地上,并且已无法说话,被工友医院。”董师傅说,好在去的及时,确诊是脑卒中后,立刻进行溶栓治疗,幸运的是腿没栓住,就是左胳膊和手受了点影响。谈到病情,董师傅说自己“运气”好,工作显然是不能做了,但自理能力没有丢。
1.判断卒中症状是救治第一步
据估算,在我国像老王和董师傅这样的脑卒中患者约有万,每年造成的经济负担高达亿元。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原来属于“老年病”的脑卒中,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我国脑卒中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比美国早了10年。
脑卒中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少数人可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失语、视力下降、黑矇、眩晕、复视等,这些都可能是脑卒中或前兆的表现。多数时候大家对此的反应就是看一看、等一等,殊不知一旦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或未接受正规治疗,会导致重度致残,瘫痪在床,甚至危及生命等严重后果。因此,快速判断卒中症状是卒中救治的第一步,也是赢得抢救时间的关键。脑卒中识别要牢牢记住“”口诀:
2.救治越快越好,4.5小时内完成溶栓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越快越好,可以说时间就是大脑,晚一分钟,就会有上百万个神经细胞死亡。近年来通过努力,国内多数脑卒中中心已大大提高了院内救治效率,医院,到进行静脉溶栓,用时已缩短到30~40分钟(国际标准是60分钟)。但院内缩短的这10分钟、20分钟,与患者入院前耽误的时间相比,微不足道。正确判断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在发病初期采取最佳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降低致残和致死率,因此院前急救的有效转运非常重要。
目前脑卒中的治疗方法分二种:一种是静脉溶栓,一种是动脉取栓。静脉溶栓是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对“时间窗”要求极为苛刻,要求在4.5个小时内完成,如此才能大大提高成功率(卒中后3个月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或接近完全恢复)。
3.牢记:发生脑卒中后,及医院
脑卒中救治是一场“生死时速”,决定脑卒中预后的因素:除提供规范合理的救治技术外,另一关键因素为救治时间。从脑卒中发病到溶栓再通治疗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的结果,医院都具备医治条件。有完善的脑卒医院可以在患者到院后1小时内完成溶栓治疗,而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比不接受的患者要增加30%良好获益的机会。
医院神经内科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卒中团队,于年3月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于年6月成立了“卒中中心”,同年加入“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目前我院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卒中防治中心”,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急性脑卒中救治的绿色通道”,不断缩短急性脑梗死溶栓前准备时间,极大地提高急性脑卒中救治的成功率,降低了急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更好造福海安及周边地区的老百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5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