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中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为提高脑卒中的救治水平,年12月19日下午,“青岛市脑卒中急救地图3.0版”在青岛市卒中质控年会上公布,这是山东省首次发布脑卒中急救地图3.0版,如同冬日暖阳,为脑卒中患者带来无限希望。来源:医院青岛市卫健委党组副书记赵宝玲,医院总院长管军,青岛市脑卒中质控中心主任、医院副总院长谭兰,医院副院长毕建忠,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谢安木,副主任赵仁亮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并讲话。赵宝玲书记在致辞中回顾了青岛市脑卒中急救地图升级历程。自年起,青岛市逐步推动脑卒中中心建设工作。年6月18日,率先发布青岛市卒中溶栓地图,打造“脑卒中黄金1小时急救圈”。年2月23日,再次发布青岛市卒中地图2.0版,成功地与国家脑防委卒中地图对接,为病人院前急救择院提供精准导航。现在,我们又发布了卒中急救地图3.0.医院的救治能力和病人的发病距离、病情轻重等因素,进行统筹规划,筛选出一个救治病人的最佳路径。卒中急救地图3.0的发布,将对于加快青岛市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提升脑卒中防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0版“地图”优势“卒中急救地图的推出在脑血管病治疗史上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医院总院长管军在发言中表示,受益于青岛市脑卒中质控工作的大力推进,全市接受脑卒中溶栓治疗的患者5年时间增长了%;取栓病人增长了%。DNT时间缩短了一半时间,达到了45分钟以内。四家国家高级卒中中心,5年来累计完成了近台内膜剥脱术,多台支架植入,多台动脉瘤夹闭术,多台动脉瘤栓塞术,近台脑出血血肿清除术。这些数据,体现了青岛市脑卒中的救治率取得了长足的提升,降低了全市脑卒中疾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据青岛市脑卒中质控中心主任、医院副总院长谭兰介绍,脑卒中急救地图3.0版最大的亮点就是这次纳入的28家医院都通过了国家脑防委或山东省脑防委或青岛市卒中质控中心的评审,所有卒中中心都可以进行超急性期静脉溶栓,高级卒中中心可以进行动脉取栓,动脉内膜剥脱,血管支架植入,动脉瘤夹闭或动脉瘤栓塞等治疗。借助脑卒中急救地图3.0版的精准导航,可以让患者在第一时间找到距离最近、医院,进行及时干预和院内精准检查与救治,最大限度赢得抢救时间,保证抢救质量。救治“地图”作用已显现青岛市前期发布的“青岛市急性脑卒中溶栓地图”,有20医院联合参与,与“”急救院前救治体系结合,在青岛各区市形成覆盖多万人口的脑血管疾病快速救治网络,打造脑卒中黄金1小时急救圈。在统一的脑卒中信息共享平台上,20医院的院前急救与卒中中心的信息实现共享联动,青岛医院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据谭兰介绍,与年相比,平均入院至溶栓时间缩短至45分钟以内,达到国家标准,转运病人数量翻倍增长,年全市溶栓病例好转或痊愈率达到85%,恶化或出血率为15%,死亡率降低至1.5%。年虽然疫情肆虐,仍然有超过0例脑卒中患者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救治,溶栓地图专病管理模式成为全国卒中管理的创新范例。信网记者丛黎通讯员张瑄[来源:信网编辑:芃芃]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