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平衡能力是指人体维持自身稳定性的能力,包括维持某种姿势的能力或受外作用力时调控机体保持平衡的能力,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而言,影响人体平衡的因素主要是支撑面积、支撑面的稳定性、重心高度、体重等因素;在生理学方面,人体平衡能力主要依赖于视觉、前庭器官、本体感受系统的信息输入和神经中枢对其信息的整合与对运动效应器的控制。因此,人体平衡功发生障碍时的主要表现包括:肌力和耐力的低下;关节的灵活度和软组织的柔韧度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视觉、前庭功能、本体感受效率下降;触觉的输入和敏感度降低;空间感知能力减弱等。由于不同类型人群的平衡能力特点可能不同,探索人体平衡能力的测量与评定方法时,还要考虑人群类型。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平衡障碍等人群而言,人体平衡能力评定可以为预防其跌倒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正常成人而言,平衡能力是反映人体生理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平衡能力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而言,平衡能力是体现运动员专项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收集国内外有关人体平衡能力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人体平衡能力的测量与评定方法。
1观察法
1.1闭目直立检查法(Rombergstest)
受试者闭目直立,双脚并拢,两手臂下垂、侧平举或两手互扣与胸前持30s。若有前庭功能障碍,将向患侧偏倒;转动头部时,偏倒方向也随之改变。若小脑有病变,将向患侧或后方偏倒,头部转动时不会引起倒方向的改变。此方法仅适合于前庭功能障碍的患者,不适合于正常人。
1.2强化Romberg检查法(strengtheningRombergstest,SR)
受试者采用足尖接足跟,两足一前一后直立的方式,记录维持此种站立姿势稳定性的时间、睁闭眼时身体的摆动。
1.3单腿直立检查法(onelegstandtest,OLST)
受试者单脚站立,双手叉腰,观察睁眼、闭眼保持平衡的时间。时间越长,平衡能力越好。
1.4过指试验(pastpointingtest,PPT)
过指试验又称错指物位试验。受试者与检查者相对而坐,对侧上肢前平举,食指伸出,指尖相互接触,其他四指握拳。受试者抬高上肢,然后恢复水平位,使食指尖与检查者相对。连续偏斜3次为异常。也可加大测试难度,第1次指尖相对后,使受试者闭眼检查,若闭眼时有偏斜为异常。正常人无过指现象。前庭功能障碍过指的特点是食指偏向前庭功能较弱侧。小脑病变过指的特点是患侧食指向患侧偏斜。
观察法在评价人体平衡能力的应用情况见表1。
2量表测评法
2.1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
BBS是加拿大流行病学专家KatherineBerg在年首先报道,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的信度和效度的研究后,对BBS予以充分的肯定。瓮长水等对BBS在中国人群中的应用进行测试,证明其科隆巴赫α信度系数为0.,折半信度系数为0.。国外文献证明它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
0.74,敏感度为82.5%,特异性为93%。BBS主要是检测本体感觉输入对平衡能力以及协调性的影响,其他平衡量表是在此基础上的引申和发展。BBS主要应用于具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或老年人群。测试仪器设备仅需要一块秒表、一根软尺、一个台阶和两把高度适中的椅子即可完成,应用非常简便。量表包括14个条目:由坐位到站位、持续无支持站立、持续无支持坐位、由站到坐动作、床椅转移、闭眼无支持持续站立、无支持双足并拢持续站立、站立位上肢前伸距离、站立位从地上取物、转身向后看动作、身体原地旋转1周、持续无支持双足交替踏台阶、双足前后持续站立、单腿持续站立。每个条目0—4分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均对应有详细的评分方法,总分56分,评分越低,平衡功能障碍越严重。得分为0—20、21—40、41—56,分别对应的平衡能力代表坐轮椅、辅助步行和独立行走3种活动状态;总分少于40分,预示有跌倒的危险性。
2.2Tinetti步态和平衡量表(Tinettigaitandbalancescale)
Tinetti量表由Tinetti于年首先报道。此量表包括平衡和步态测试两部分,满分28分。其中平衡测试部分共有10个项目,主要包括站位平衡、座位平衡、立位平衡、转立平衡、轻推反应等,测试一般需要15min,满分16分;步态评测表是为评测老年人的步行质量而设计的,共有8个项目,分别有步行的启动、步幅、摆动足高度、对称性、连续性、步行路径、躯干晃动情况和支撑相双足水平距离,根据患者实际的步行状况评分,满分12分。如得分少于24分,表示有平衡功能障碍;少于15分,表示有跌倒的危险性。该量表可用于探测平衡能力障碍患者的行动能力,定量其严重程度,辨识出步态或平衡项目中最受影响的部分,据此结果拟定治疗计划;也可对老年人的平衡能力进行评估,进而预测老年人跌倒风险。
2.3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ctivities-specificbalanceconfidence
scale,ABC量表)
ABC量表是一份平衡自信量表,主要评价完成量表条目要求并保持平衡的信心。该量表共包括16个条目,每个条目11个等级,每10分一个等级,评分范围0—分,评分后再计算均分。16个条目分别为:在房间里散步;上下楼梯;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双鞋子;从与自己一样高的架子上拿东西;踮起脚从比自己高的地方拿东西;站在凳子上拿东西;扫
地;外出搭乘出租车;上下公交车;穿过停车场去商场;走上或走下较短的斜坡;一个人到拥挤的商场(周围的人走得很快);在拥挤的商场里被人撞了一下;拉住扶手上下自动扶梯;手拿东西时不能握住扶手,上下自动扶梯;在结冰的路面上行走。管强等对ABC量表的研究表明,ABC量表的重测信度0.98,评估者信度为0.9,科隆巴赫α信度系数为0.9,并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区分效度。ABC在帕金森病患者中也存在天花板效应。
2.4Brunel平衡量表(Brunelbalanceassessment,BBA)
BBA是专门评估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量表。共包括3大领域(由易到难分别为坐位平衡、站位平衡、行走功能),12个项目。每个项目给受试者3次通过机会,评分包括两个级别:不能通过0分;能通过1分。满分为12分。评估时,由受试者对12个项目的难易程度进行主观判断,受试者由易到难逐个通过每一个项目,直到不能通过某一条目时评估结束。肖灵君等对BBA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研究,发现BBA的评估者间信度为0.,重测信度为0.,同质性信度为0.—0.;因子分析表明,BBA结构效度、内容效度、效标效度良好。
2.5动态步态指数(dynamicgaitindex,DGI)
DGI主要用于评价60岁以上的老年人步态稳定性和跌倒风险。包括8个项目:不同速度行走、步行中转头、跨越及绕行障碍物、上下台阶、快速转身等。每个项目0—3分共4个等级分数,满分为24分,分数越高表示平衡能力越好。但是,由于其测试项目普遍较为简单,也存在天花板效应。一般认为,DGI低于19分提示有高跌倒风险。WrisleyDM等研究表明,DGI在前庭功能障碍患者测试中的信度系数为0.95。
2.6功能性步态评价(functionalgaitassessment,FGA)
FGA是DGI的改良,目的是消除DGI可能存在的天花板效应。包括10个项目,其中7个项目来源于DGI。分别为:水平地面步行、改变步行速度、步行时水平方向转头、步行时垂直转头、步行和转身站住、步行时跨过障碍物、狭窄支撑面步行、闭眼行走、向后退、上下台阶等。也是每个项目0—3分4个等级分数,满分为30分,分数越高,表示平衡能力
越好。其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标准。对于社区居民,低于20分提示具有较高的跌倒风险;对于帕金森患者,低于15分提示具有较高的跌倒风险。至今并未见到FGA出现过天花板效应。
2.7计时起立-行走测验(timedupandgotest,TUGT)
TUGT指患者坐在椅子上,听到施测者口令后站起,直线向前走3m,然后转身走回在椅子上坐下所用的时间。要求患者坐在椅子上时背部要靠椅背,双手放在扶手上。TUGT所需工具为1把46cm有靠背及扶手的椅子、1块秒表。测试简单易行,已经在国内外平衡评定中大量应用。Wrisley的研究中TUGT≥12.3s为跌倒预测点。
2.8Fugl-Meyer平衡量表(Fugl-Meyerbalancescale)
此量表主要运用无支撑坐位、健侧展翅反应、患侧展翅反应、支撑下站立、无支撑站立、健侧站立、患侧站立等7个动作来评价有平衡功能障碍者的平衡能力。每个动作有0、1、2分三个等级,总分为14分,分数越高,平衡能力越好。
2.9Lindmark平衡量表(Lindmarkbalancescale)
主要从完成动作的情况分0—3分四个等级评分。主要动作包括自己坐、保护性反应、在帮助下站、独自站立、单脚站立(左脚、右脚)等6项测试。总分为18分,分数越高平衡能力越好。
量表测评法在评价人体平衡能力的应用情况见表2。
未完……
本文出自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年,第29卷,第11期
作者:游永豪温爱玲
-----------------------------------------------
感谢您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在哪里根治白癜风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9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