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癌症,很多人想到的是死亡,
即使在医学快速进步的今天,
依然有很多人谈癌色变。
而事实证明,
癌症并不是最可怕的疾病,
我国居民的第一大死亡原因
是脑卒中,俗称“中风”。
在我国,每12秒就有1人发生脑卒中,
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
脑卒中的病因复杂,危险因素众多,
急救治疗时间窗短,需要引起重视。
今天是世界卒中日,
小奥将带大家深入
了解脑卒中,掌握科学防治的方法。
一、脑卒中是什么病?
根据发病机制,我们将脑卒中分为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和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
前者指的是局部脑组织
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
而发生的软化坏死;
而后者则是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往往是由于高血压控制不佳所导致。
二、如何一分钟识别脑卒中?
1、口角歪斜(Face)
令病人示齿或者微笑,
看患者嘴歪不歪。
2、上肢无力(Arms)
令病人闭眼,双上肢伸出10秒,
看是否肢体麻木无力。
3、言语异常(Speak)
令病人重复说一句话,
看是否口齿不清。
4、尽快就医(Time)
只要有其中任意一个异常的表现,
就是高度提示脑卒中的发生。
此时应该明确记下发病时间,
立即呼叫急救医生。
以上四点合并起来,就是
F.A.S.T早期卒中诊断识别法,
总结而言:言语含糊嘴角歪,医院。
脑卒中是急症,
如果能在症状发生几个小时内接受紧急治疗,
就可能获得更好的预后。
一旦发生脑卒中,应牢记抢救“黄金3小时”,
遵循“及早送医、专科诊治”的原则,
医院,不能盲目进行自救。
三、脑卒中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
除去年龄、性别、家族遗传等这些不可控因素,
还有一些危险因素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
在脑卒中的防治中,
积极避免及治疗可控的危险因素,
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1、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相关病人
其中高血压患者是距离脑卒中最近的群体,
其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出13-24倍;
此外,短暂性脑卒中发作越频繁,卒中风险越高。
这种情况的病人,需要注意控制血糖/血脂/血压,
谨遵医嘱服用相关药物,
同时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
“三早”理念,及时评估身体状况,
医院复诊。
2、吸烟、酗酒、肥胖等不良习惯
脑卒中风险与吸烟的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长期酗酒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出现异常,
严重的会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情况;
久坐肥胖也同样是对心脏健康很大的威胁,
易引发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进而诱发脑卒中。
这种情况下,
应加强生活方式干预,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加强体力和体育锻炼;
其次,注意控制饮食:
限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的摄入量,
减少脂类物质在血管内沉积;
此外,还需注意心态的调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奥林巴斯生命科学仪器
助力发现治疗脑卒中的新机制
脑卒中难治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溶栓药物tPA的治疗时间窗过短,
而脑出血限制了时间窗之外tPA的使用。
因此,如何克服tPA引起的脑出血,
从而增加其治疗时间窗之外使用的安全性,
将为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机会。
前不久,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冰樵教授团队,
借助奥林巴斯FVMPE-RS多光子显微镜
对实验小鼠的活体脑血管进行深层成像,
以及FV共聚焦显微镜来进行观察和数据处理。
奥林巴斯FVMPE-RS多光子显微镜
(配图:中性粒细胞NETs通过cGAS调节脑卒中后tPA溶栓出血)
研究发现了tPA与中性粒细胞NETs
在脑组织出血的反应关系,
进一步证明通过降解或阻断NETs产生,
可以逆转tPA溶栓引起的血脑屏障损伤,
减轻脑出血,
同时也阐明PAD4和cGAS是
NETs促进tPA溶栓出血的关键分子,
这项研究发现了脑卒中治疗的新机制,
为增加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标。
目前,奥林巴斯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已更新换代为FV,
其各方面参数性能相比于FV有了极大的提升。
奥林巴斯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FV
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
小奥衷心祝愿:
未来,应对脑卒中疾病的
治疗方案能实现更大的突破,
更多人的生命与健康将得到守护。
奥林巴斯也将通过更前沿、先进、科学的光学仪器,
为更多的医疗、生命科学领域带来创新与曙光,
为世界人民缔造更多的福祉。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16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