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院护理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系介绍
护理综合信息系统为我院自行研发,建立在中文Windows、OracleserverCline运行环境基础上,与医院HIS部分数据共享,医院局域网上的任意一台终端机登录。护理不良事件网络直报为该系统中新增的一个模块,主要包括:信息填报、定性结果反馈、数据汇总分析等功能。全院护理人员均可采用各自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护理综合信息系统内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依据管理职能分为不同权限,护士长、总护士长、护理部人员可导出系统内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动态指导临床工作。
2护理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在儿科的推广与应用
2.1系统使用前科室培训与推广目前不良事件上报数量和实际发生数量相差甚远,英国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约有50%-96%不良事件未被通报。该系统使用之前我院采用的手工报表,我院儿科分15个病区,各病区填报结果个体差异性极大,再加上护士普遍对护理不良事件认识不足,年前儿科所有病区每年合计上报不良事件不足10例。护理部下发护理不良事件网络报告制度后,科室组织集中培训,明确科室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后不但不追究责任还会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如不良事件发生后未在规定时间上报或隐瞒不报,护士长会对护士进行质控并通报。增加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的积极性、强化护士主动上报意识。
2.2组建临医院及护理部安全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儿科护理安全小组,科护士长任组长,各病区护士长任组员,分为两组发现隐患及时反映,并提出整改建议;制订儿科安全管理的培训考核计划,组织实施;参加各科疑难、危重、死亡病历的讨论,每月召开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享会,缺陷共享共同改进;参与院内外护理安全管理学术交流和护理科研。
在儿科护理安全小组的指导下建立各病区安全小组,病区护士长任组长,1名护理骨干任安全员,5名护士为组员,负责本病区护理安全工作,对缺陷进行评价并制定整改措施;制订本病区安全风险预案、工作流程、评价标准;积极参加并组织本病区护理安全培训。
2.3护理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统计结果年7月开始儿科正式运行此系统,年7月-年6月上报情况详见表1。
表1护理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统计
注:其他为药品管理不当、加药时皮肤划伤、输液静脉炎、针刺伤
3护理不良事件直报系统数据在安全管理中的动态应用
各病区发生不良事件后病区护理安全小组介入,指导上报,每周组织科室护士对缺陷进行评价并制定整改措施;科护理安全小组通过系统对各病区上报的不良事件数据汇总整理,下科室督导不良事件整改情况,每月召开科会,对典型事件进行缺陷分享。科护理安全小组对可推广的措施、经验结合护理部及科室情况进一步完善,制定出适合全科的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各病区。现将通过系统上报的典型不良事件分析整理后的部分措施汇报如下。
3.1规范并统一儿科各类评估单管道滑脱、跌倒、坠床、压疮、误吸,几类不良事件每年均有发生,系统汇总各科室不良事件报告单,分析原因主要有:针对高危因素未预防性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患儿年龄小依从性差、护理人员及陪人未做好安全宣教及安全陪护、工作制度或流程缺陷等。针对此类不良事件,护理部做的风险防范措施大多针对成人科室,不完全适用于儿童。为加强风险管理,我科制订了6类适用于儿童的各类风险评估表,试用修改后,报护理部审核通过应用于临床。各评估表根据不同评分,对各类风险等级进行了明确界定,并对此类高危因素制定出了可行性强的护理防范措施。
3.2不良事件情景模拟演示护士对造成患儿伤害的事件较为重视,多以积极态度应对,而对隐患事件及无后果事件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个别病区再次发生同类隐患事件重复发生现象。针对此,科护理安全小组要求各病区每月上报不良事件同时,上报一列典型事件并做成情景模拟演示,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演示4人一组进行,由护士亲自演示不良事件的发生、正确的应对方法,并实际操作防范措施,对参加培训人员起到警示作用,达到各类护理不良事件放大化认识、缺陷共享共同改进目的。
3.3加强培并训制定各类健康宣教手册统计数据中每年均有由于住院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护理错误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分析原因与护士理论知识不扎实、对此环节未给予足够重视及患儿家属知识缺乏有很大关系。我科在以下方面做了整改:一是护理人员培训:科护理安全小组每月召开护士长例会对护士长进行管理知识的培训;病区护理安全小组每月组织本病区护士培训。每季度组织护理安全文化论坛,提高护士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意识。各病区制定本病区内各类疾病护理常规,包括: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治疗、护理、并发症。护士人手一册,并定期考核,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类疾病知识并有效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二是加强患儿家长教育并制定各类健康宣教手册:据研究显示患者临床参与安全管理程度远低于患者参与需求,原因是患者担心主动要求和提醒会激怒医护人员,从而影响自身疾病治疗。基于此,我科制定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健康宣教手册,贯穿住院全过程。手册分为二类,一类为住院过程中环节宣教手册,包括:入院宣教手册、各类检查前后宣教手册、手术前后宣教手册、各类管道宣教手册、各类标识的宣教手册、伤口护理宣教手册、造口护理宣教手册、输血宣教手册、出院宣教手册;另一类为各类疾病宣教手册,均为各病区常见疾病的病因、机制、表现、治疗、护理、并发症、出院指导等专业知识,使家长有能力参与到护理工作中。
3.4现代化网络数字系统首先应用于儿科我科有8个病区为各类新生儿监护室、各类重症监护室,患儿普遍意识不清,护理操作量大。通过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统计,标本错误、用药错误均有发生。儿科在院里优先启用了LIS,根据系统提示取相应颜色的采血管、扫描条形码,并由其他护士执行核对、抽血、签发、送检等流程。检验科第一时间将结果自此系统传送至科室。通过HIS与LIS的链接,实现了危急值的实时监控预报警,确保患者安全。儿科首先普及了PDA、移动护理工作站系统,并使用PDA打印腕带。每项操作对患儿实施前使用PDA对操作项目及腕带分别识别扫码,PDA将执行结果直接转录到护理记录单上,既节省了护士记录时间又保证了用药及记录的准确。
4讨论
4.1护理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应用于儿科提高了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及上报率我科护理安全小组引导护士逐步认识系统功能与上报目的:护理不良事件网络直报是为帮助护士更好分析事件原因,而非单纯收集数据,重点在不良事件之后整个工作流程或环节的改善,而非个人检讨,目的是对已发生的不良事件通过分析,挖掘隐藏的根本原因,避免再次发生。年7月开始儿科正式运行此系统,年7月-年12月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全院共上报不良事件27起,年1月-年6月上报42起,数量有上升趋势;等级大于3级的不良事件由4起下降为1起,护理投诉由13起下降为2起。可见,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及上报率逐年提高,但不良事件的危险性呈逐年下降趋势。
4.2提高了护士与患儿家属参与护理安全管理的能力与意愿一方面,护理安全小组每周根据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深入调查事件情况并分析,使护士自觉北京医院哪家治疗白癜风技术好白癜风怎麽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9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