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教授
首都医科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交叉专业学术委员会理事、北京神经病学学会理事、北京神经病学学会神经精神与临床心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卒中杂志》编委。
以下视频为报告全程解读,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内容提要
在中国,每年有万人新发卒中,卒中发生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卒中干预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以帮助他们在卒中事件后回归社会和生活。
1.卒中后焦虑抑郁
卒中后抑郁PSD是指与脑卒中事件相关的、临床表现抑郁心境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危害和高漏诊率的特点。PSD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症状(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和相应躯体症状的综合征;目前,关于PSD尚无公认的诊断标准,通常推荐采用DSM中提供的抑郁诊断标准。
约1/3的卒中患者出现卒中后抑郁(正常人群5%-13%)。卒中后抑郁具有动态变化的自然病程,随时间推移,既有新发病例也有恢复病例。国际指南推荐:卒中后应进行抑郁症的筛查。CES-D、HDRS、PHQ-9评分对于检测PSD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9项的PHQ-9量表对PSD患者进行系统筛查较为实用,对PSD的检测敏感度高。
卒中后抑郁临床实践的参考流程
卒中后焦虑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其他补充治疗。目前,卒中后焦虑的临床治疗尚无充足研究证据。
2.卒中后睡眠障碍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推荐
3.卒中后疲劳
卒中后疲劳是独立于抑郁的一种常见卒中后症状。临床研究指出,至少有一半卒中幸存者会出现疲劳,因此,这是患者、护理人员和临床医生共同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l/14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