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最佳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45295.html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多数卒中幸存者都存在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肢体和神经功能障碍。高密度康复训练能防止神经肌肉功能继续下降,甚至恢复运动能力。住院康复效果显著,但因成本高、医院床位紧张等原因,医院鼓励患者早期出院。然而,出院康复需要协调的家庭和社区康复支持才能保证效果。
我国传统社区康复局限于教育讲座、小组治疗和同伴支持,由于患者行动不便、交通困难、医院社区协作不足、缺乏优质医疗资源等原因难以保证有效的出院后康复,偏远地区这类问题更突出。发展一路基于社区的方便、成本效益好的卒中康复模式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远程医疗”得到推广,为解决卒中患者社区康复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国外二十多年前就有了“行程康复”的理念,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达《关于组织开展省院合作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可以预见,我国远程医疗也将逐渐展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国外远程康复在脑卒中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脑卒中远程康复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考,现报道如下。
远程康复相关概念
1、远程医疗(telemedicine)。远程医疗是现代化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医疗相结合,以提供医学信息和服务的一门跨学科高新技术。它通过电信和信息处理技术提供异地间的信息储存和处理手段,并可传送声音、图像、数据、文件、图片甚至活动彩色图像等。广义上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护理、远程教育、远程康复、远程医学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狭义上包括远程影像学、远程诊断及会诊、远程护理等医疗活动。
2、远程康复(telerehabilitation)。远程康复是远程医疗在康复中的应用,利用远程医疗技术,可为残疾人士和临床工作者提供远程支持、康复服务和信息交流,脑卒中远程康复的最终目的是让脑卒中患者能在家中独立生活。远程康复为康复工作者对患者进行远程评估、指导提供了可能,使得脑卒中患者能够在出院后得到延伸的康复服务,可以解决家庭康复的资源问题,为脑卒中慢性期康复护理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远程康复的技术和理论支持
1、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产生一种模拟真实事物的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训练、平衡训练、动力训练等远程康复中都得到推广。有研究团队开发了一套安全平衡训练辅助装置——动态站立架。站立架的倾斜度由传感器测量,患者的运动可以立即启动指定的虚拟环境,康复师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远程监控调节训练内容。另有研究利用虚拟现实视频游戏对未成年偏瘫患者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
2、视频会议。以视频会议为基础的远程康复主要有两种类型:存储转发型和实时型。存储转发型通过记录某一站点的实时信息,稍后发送到远程位置,常用于所发送文件大小不适合实时连接的情况。实时视频会议是最常见的形式,2个站点通过现场互动连接通信技术进行实时音频和视频信号的点对点传输。通过视频会议,康复专家可与患者或其他康复专家进行沟通、讨论。
3、基于传感器技术的设备。这类设备安装有传感器,能够采集患者的生理数据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态,医务工作者可以对康复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管理和调试。肘部损伤的便携式远程评估工具、肌电生物反馈音频系统、跌倒风险的穿戴式检测系统、步态训练穿戴式计步器、人造肌肉运动感知系统等一系列相关工具设备的开发促进了脑卒中远程康复的发展。
4、远程康复训练机械臂、机器人。这类设备通常包括患者端康复训练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医生端监控计算机。医生可远程设定康复机械的训练模式和控制参数,从而控制机械臂,帮助居家或社区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利用反馈的视频图像及反馈信息监控患者的训练状况。此类设备可大大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使更多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康复训练。
5、数字电话和电子邮件。数字电话可以通过语音通话功能进行远程咨询、评估、随访以及指导干预。此外,还可以利用互动短信、即时信息平台对患者进行监督或提供指导,此类应用在提高戒烟率、促进孕妇健康行为、提高HIV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面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电子邮件是利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讯方式,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通过邮件系统,医患双方可进行快速、廉价的联系,完成远程评估、咨询、指导等工作。
远程康复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1、远程康复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中的研究。脑卒中远程康复的研究中,关于肢体康复的研究较丰富,且较多为上肢康复。多数研究结果都表明,远程康复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有研究者将便携式机器人设备与家庭运动计划结合进行远程康复,并进行了个案报道。干预22周后手臂动力得分、Wolf功能量表得分、Fugl-Meyer评分、卒中生活质量量表得分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另有研究者在7名卒中患者中进行上肢触觉辨别、形体感觉、工具应用的远程康复训练,干预后动作平稳性得以提高,受损严重侧提高程度明显。
远程康复在脑卒中肢体康复方面的研究,多为案例分析或者小样本研究,仅有少数样本略大,且少有对照设计。即使是Benvenuti在年的研究中,将例患者分为远程组和面对面组,也未随机分配,且未报道长期效果。
2、远程康复在脑卒中患者语言康复方面的研究。语言治疗依赖于医患之间的听觉和视觉互动,视频会议工具可同时传输音频和视频信号,非常适合于进行远程语言治疗,其中实时视频会议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远程康复在语言康复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评估工具标准化、远程康复的接受度、可行性、有效性等方面。
有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网络视频会议评估组和面对面评估组的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和波士顿命名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初步验证网上标准化失语评估的信效度,为远程语言康复提供了工具基础。有学者开发的语言训练应用程序使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能在家中进行语言训练,维持前期面对面的治疗效果。此外,有学者调查了患者对于远程康复的接受度、使用远程医疗设施时的舒适度以及其他体验,有的患者提出应用计算机可以使训练有趣,使注意力更集中。
远程语言康复具有很大优势:改善医疗资源分配、提高医疗服务使用率、节约旅途费用、政善临床结局、提高患者参与度,甚至汇编患者话语信息,为日后科研提供数据。患者对其也表现出接受态度,远程语言治疗具有较好发展应用前景。
3、远程康复在脑卒中患者平衡训练中的研究。远程平衡训练主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研究表明,远程平衡康复系统康复效果与其他传统方式相当,又因为耗时少,对医务人员的人力要求降低,从而能够使更多出院的脑卒中患者得到延续的康复训练。
4、远程康复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中的研究。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表现为记忆障碍、定向障碍、失语、失认等形式。视频游戏、私人电脑以及专业认知训练软件或平台都为远程认知康复提供了基础。
基于电脑的认知康复训练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训练,患者可以利用电脑康复训练系统在家或社区锻炼自身的反应速度、注意力、动作记忆,患者根据系统自动反馈的结果控制任务难度、纠正错误,康复师对认知功能康复结果进行评价。另有一项循证研究表明,CBCR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智力、推理、注意力、定向力等方面。
启示与建议
1、抓住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机遇期。脑卒中患者接受高密度的重复的训练十分重要,但由于交通、行动不便、缺少合格的康复师等原因,早期出院后回到社区家庭的患者很少能够继续坚持康复训练,特别是农村地区患者。远程康复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国外远程康复的研究有多年的历史,累积的研究资料也较丰富。
我国的远程康复处于起步阶段,当下国家也在鼓励发展远程医疗,对我们而言既是挑战又是契机。我们要积极借鉴国外远程康复研究的经验,积极引进和研发相关的工具或系统,在我们脑卒中患者中进行实验验证,以发展适合本土的远程脑卒中康复体系。
2、培养远程护理人才。远程技术在健康领域的作用日益明显,医务工作者要掌握好远程技术以更好地促进医学护理技术的传播。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人员,更要学习利用好远程技术,这也需要护理教育者、护理管理者在教学和继续教育中给予足够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3648.html